(大学生新闻网南京7月31日电)(通讯员 张梦圆)2025年7月7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在南京市赛虹桥街道菊花里社区联合举办的爱心暑托班正式开班。这是两校继2024年首次合作后的再度携手,为双职工家庭、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孩子提供暑期托管服务。此次升级的暑托班以“健全孩童身心发展”为核心,融合航空科普、剪纸艺术等特色课程,为辖区内儿童提供一个更便捷有利的环境氛围,用高校担当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晴朗的暑期天空。

(图为暑托班小朋友积极参与花式剪纸 张梦圆摄)
再度合作,续写爱心篇章
去年暑期,面对社区双职工家庭孩子“看护难”的问题,南京财经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赛虹桥街道负责人的牵线搭桥下,首次联合开办爱心暑托班。当时,两校选派了优秀的志愿者,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精彩课程,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称赞。基于去年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反响,今年两校决定再度合作,进一步优化暑托班的课程与服务,为孩子们打造更优质的暑期学习与成长环境。
为了让今年的暑托班更贴合孩子们的需求,南财和南航的志愿者团队就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家长和孩子们的意见建议。根据调研结果,两校精心策划了课程体系,确定了以科普教育、传统文化体验、增强安全意识为核心的课程框架,力求让孩子们在知识学习、兴趣培养和心理成长等方面都能有所收获。
多元课程,助力全面发展
南航发挥理工科优势,向孩子们讲解各种物理原理。探秘机器人,志愿者用趣味实验展示机器人运动原理;在“巧探杠杆奥秘”课程中,用生活场景引入杠杆原理,借助小木棍、砝码等道具,让孩子亲手实验,明白“四两拨千斤”的科学逻辑,将物理知识变得可感可知。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在“做中学”里点燃创新火花。在“小小建筑师”环节,孩子们学习基础的结构工程知识,使用积木和模型材料构建桥梁和塔楼,体验建筑的稳定性和美学。通过“小小发明家”工作坊,孩子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利用回收材料制作简易机械装置,如风车、水轮机等,从而理解能量转换和机械运动。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图为南财南航志愿者与暑托班小朋友的合照 张梦圆摄)
向孩子们讲解剪纸等传统文化体验课程是暑托班的一大亮点。南财的志愿者们首先向孩子们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然后手把手教他们进行折纸、剪纸。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不少孩子对于剪纸很熟悉,大部分进行简单指导就可以剪出一幅幅漂亮的图片。孩子们通过触摸文化传承、感受非遗魅力,在动手实践中不断加深文化认同。
通过这样的互动体验,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剪纸的基本技巧,还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剪纸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操作让孩子们学会了耐心和细致,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孩子们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暑托班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
安全成长,筑牢防护底线
在进行法律安全科普时,志愿者用动画、情景剧,讲解交通安全、防拐防骗等知识,开展“安全知识大闯关”,让孩子在趣味互动中掌握自护技能;“火山喷发小实验”借科学模拟,传递自然灾害避险常识,提升应急认知。安全课程为孩子暑期生活筑牢防护网。
双向奔赴,共绘成长图景
本次暑托班的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基础学科辅导、兴趣小组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学校与社区双向联动的合作模式,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有趣的学习环境,也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实践教学和社区服务的机会,实现了双赢。暑托班的举办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家长们表示,这样的活动不仅解决了他们暑期无人看管孩子的难题,还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未来,两校计划将这一模式推广至更多社区,为更多家庭提供帮助。
在赛虹桥街道的夏日阳光里,南财与南航的二次携手,不仅是一次托管服务的延续,更是校社协同育人模式的深耕。从初遇时的“尝试”,到再聚首的“深耕”,这场关于“持续陪伴”的教育奔赴,正向着更深远的未来延伸,为孩童成长、社区治理、高校育人写下生动注脚,期待在年复一年的合作中,结出更丰硕的育人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