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用脚步丈量乡村,用真心倾听农情”——北科这群大学生们把课堂搬进木兰村,学习木兰经验,助力乡村振兴

  7月25日,北京科技大学鹿贝柯鹿耕三河乡村振兴实践团的10名大学生们走进三河镇木兰村,队员们与驻村干部们围绕乡村振兴展开深度交流,倾听政策,听取建议,并实地走访村内重点工程与特色文化地标,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乡村发展脉搏,感悟基层治理智慧。
  
  翻开基层治理“活教材”,绘就民生幸福“好画卷”
  
  政策介绍环节,双方聚焦木兰村的发展规划、特色农产品培育、文化遗产传承等核心议题展开热烈研讨。驻村干部们结合村庄实际,系统解读了国家及地方层面在基础设施升级、公共服务优化、生态保护与产业融合等领域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如同‘及时雨’,共产党的政策支持为木兰村的发展提供了指引和支撑。村民们都口口相传‘长江水真甜,木兰米真香,共产党真好’”。驻村干部们以村内产业合作社提质、人居环境整治等实例,生动展现政策落地后的民生实效,让同学们对政策如何精准“滴灌”乡村发展有了具象化认知。小队成员边听边记,就政策执行细节、长效机制建设等问题与驻村干部们进行探讨,现场互动频频,氛围热烈。
  
  扎根乡土察民情,服务乡村促振兴
  
  讨论结束后,鹿耕三河小队在驻村第一书记张书记的带领下,探访了木兰村周边的重点生态工程。在引江济淮小合分线工程现场,同学们沿渠察看输水脉络;登上巢湖大堤,远眺堤内新建的“罗大郢护鸟湿地”,认真聆听工程建设背景、生态功能及对区域发展的深远影响。“水利工程不仅是‘命脉’,更是乡村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基石。”同学们在观察中深化了对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意义的理解。
  
  随后,实践团走进肥西三河国家湿地公园宣教馆这一特色文化阵地。张书记和当地导游热情介绍,村庄以生态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传承为内核发展乡村旅游,既守护了历史根脉,又拓宽了村民增收路径。在象征村庄精神的木兰树下,同学们聆听木兰花与花木兰传说的文化叙事;在生态园的古井、古树旁,触摸岁月镌刻的乡村记忆。“乡村的魅力,既在于绿水青山的颜值,更在于文化底蕴的气质。”小队成员的感慨道出了实践中的深刻体悟。
  
  青春赋能乡村振兴,理想扎根沃野新生
  
  此次实践让北科学子走出象牙塔,在乡村一线的鲜活课堂中深化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知,也真切感受到基层干部扎根乡土的责任与担当。小队成员表示,将把实践所得转化为成长动力,以青年智慧助力乡村振兴,让青春在服务基层中绽放光彩。
  
  撰文|胡佳玉、孙妍
  图片|卢正皓、胡佳玉
  审核|胡佳玉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鹿贝柯鹿耕三河乡村振兴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8-0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常州工学院:镜头里的农耕传承
  • 今夏,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9名学生组成“执犁耕文脉,踏野赋乡兴”实践队,回到家乡行政村,用镜头记录农耕文化。
  • 08-02 关注:12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