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走红色遗址 体悟革命艰辛
念典村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实践团首站来到沙岗卡炮台山革命遗址,这里是当地重要的革命历史见证地。据史料记载,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曾在此依托险要地形构筑防御工事,与敌人展开英勇斗争。
通往山顶的1650级石阶,每一级都镌刻着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实践团成员顶着烈日,沿着陡峭的石阶拾级而上,亲身体验革命先辈的战斗环境。登顶后,861界碑巍然矗立,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红色记忆。
图为实践团赴沙岗卡炮台山和界碑重走红色记忆。谢灿灿 供图
二、聆听红色故事 厚植家国情怀
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念典村村史馆。馆内系统陈列着革命文物、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反映了革命战争年代军民团结、浴血奋战的感人场景。
“当年,我们村的群众为革命队伍送粮送水、传递情报,战士们则依托地形开展游击战,共同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的壮歌。”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近年来,村里还通过合理开发当地红色遗址、建立红色雕塑、组织红色宣讲等方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实践团还重点考察了由备战洞改造而成的"红色大讲堂"。这里不仅保留了当年的武器装备,还创新设置了入党宣誓区、爱国主义教育展板等功能区,成为当地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图为大新县念典村书记为实践团介绍村史。谢灿灿 供图
三、深入交流调研 感知乡村脉动
为深入了解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实践团走村入户开展调研。在村民家中,成员们详细了解产业发展、收入变化等情况。村民黄奶奶高兴地说:“这几年村里路修好了,游客多了,我们的坚果、螺蛳都卖上了好价钱。”
图为实践团与村中黄奶奶聊天访谈。谢灿灿 供图
在与村党支部书记的座谈会上,双方就红色旅游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等议题展开交流。村书记介绍,念典村目前正在推进红色旅游线路建设,但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专业人才不足、资金短缺等实际问题。实践团成员基于调研数据,从红色遗址保护利用、文旅融合发展等角度提出了具体建议。
实践团带队老师表示:"根据调研情况,红色资源在念典村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据悉,实践团将协助村委完善发展规划,探索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的具体路径。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大新县念典村书记合影留念。谢灿灿 供图
四、归途深思 践行初心担使命
针对当地红色旅游发展,实践团发挥专业优势,初步完成了三项工作:一是编制红色旅游线路优化方案,将分散的红色遗址串联成线;二是设计系列红色文创产品样稿,突出地域特色;三是制定村民讲解员培训计划,提升服务质量。本次实践不仅是桂工学子以专业技能服务边疆的实际行动,而且为擦亮当地“边关风情”红色旅游名片贡献了青春力量。“乡村振兴需要汇聚多方力量。我们将继续关注念典村发展,用实际行动为革命老区振兴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黄紫怡 许佳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