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河海大学“企业家精神”调研团走进南通化工轻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团队通过参观企业内部,以及与公司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席、工会主席陈昕面对面交流,探寻企业家精神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为商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积累现实素材。

实践团队首站走进企业内部,在聆听陈昕对企业概况的简介后,依次参观企业荣誉墙、员工办公区、休息活动区与党建中心等内部区域,在陈昕的介绍下了解企业在安全交易、环保实践等方面的举措,直观理解企业社会责任落地路径。荣誉墙罗列的各类奖项,见证了企业履行责任获得的认可,其中企业的骆德龙董事长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员工办公区里,工作节奏忙碌有序,传递出企业日常运营对责任理念的贯彻。休息活动区布置温馨,体育活动等设施齐全,体现企业对员工关怀这一社会责任维度。党建中心则揭示红色引领下,企业通过评选先进党员,设立企业妇联等,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基因的深层逻辑,让实践团队对企业责任生态有了具象认知。

与陈昕的交流环节,团队围绕多维度话题展开探讨。谈及企业创立初心,陈昕介绍,公司秉持“服务民生、保障能源供应”愿景,从解决居民用气难题、突破能源短缺瓶颈起步,通过技术革新与设施建设,构建可持续能源供应链。面对发展挑战,企业展现出强大韧性,计划经济转轨期积极拓展资源渠道、开展国际合作,政策调整时严格循规、灵活应变,“不畏艰难、敢于实践”的企业家精神,驱动企业从区域走向国际。
在社会责任融入业务方面,企业以“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是安全生产最大保证”为安全文化,通过制度设计、标准执行与文化建设,将安全至上等责任理念嵌入跨境贸易、供应商审查等日常运营。谈及企业在地化责任,陈昕提到,公司吸纳本地就业、贡献税收,与南通大学合作吸引学子留通,还通过环保活动、慈善捐赠回馈社会。在绿色可持续实践中,企业综合成本效益、政策导向等因素,优化物流路线降能耗,助力“双碳”目标,也提升了品牌社会责任感。
对于商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培育,陈昕指出,化工行业关注环境与安全标准,大学生需提升ESG整合能力,将环境、社会、治理因素融入商业决策,同时强化沟通协调等素养,成为懂业务、有责任感的商业人才。企业也愿通过实习岗位等形式,为大学生提供责任实践机会,搭建理论与实践衔接桥梁。

此次实践,河海大学商学院团队以实地探访企业、与高管深度交流为路径,挖掘南通化工轻工在企业家精神引领下的社会责任实践样本,为商科大学生理解企业责任生态、培育自身社会责任意识,提供了鲜活的行业案例与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