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红色沃土育新苗 革命薪火映童心 —— 淮北师范大学学子红色文化乡村行实践纪实

    盛夏七月,皖北大地热浪涌动,却比不过一群青年学子的热情。2025年7月21日至28日,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薪火照皖北·红烛育童心”社会实践团队以青春之姿奔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以红色文化为魂,以革命精神为引,开展了革命纪念地参访、红色主题课堂教学与调研访谈等活动,团队成员用实际行动推动革命精神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田,让淮海战役“小推车精神”在乡村校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革命精神
    实践期间,团队先后走访了淮海战役临涣总前委旧址、朱务平烈士纪念馆及其故居、双堆集烈士陵园,开启“红色足迹追寻之旅”。在临涣总前委旧址,斑驳的砖墙诉说着1948年那场战略决策的峥嵘岁月,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总前委运筹帷幄的智慧与担当;在朱务平烈士纪念馆内,墙上的《颈上血》狱中诗与铜像英姿,诗句中“奋斗精神不可灭”的呐喊让成员们眼眶湿润;在双堆集烈士陵园纪念碑前,成员们肃立默哀,聆听革命烈士浴血奋战的壮烈往事,追思“小推车精神”,亲身感悟人民群众支援前线、协力实现胜利的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淮海战役临涣总前委旧址。强薇 供图
红色课堂进校园 创新形式育童心
    在濉溪县第一实验学校和双堆集中心小学的课堂上,团队成员们以“红色文化进校园”为核心,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教学。心理团辅课巧妙地将淮海战役精神融入游戏,通过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在“小英雄”故事中感悟团结协作的力量,在“支前接力”的模拟场景中,体验“小推车”在淮海战役中的重要作用;音乐课上,一首《红星闪闪》从稚嫩童声中唱响,红歌旋律与标准发音交织,点燃爱国热情,并在“红星接力赛”的游戏中,让爱国主义的旋律根植心底。此次新颖的教学形式深受学生喜爱,课堂上时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快的笑声。

图为心理团辅课上学生发言。罗大红 供图
问卷析策开新路 协同共育启新章
    实践团队在课后的问卷调查同步展开——400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红色文化教育调查问卷》在两所学校被发放,数据将为后续红色文化传承策略优化提供实证支撑。课后在对老师们的录音采访中,多位教师表示:“红色故事与语文教学结合,让孩子学习更有代入感。”同时,团队还与濉溪县第一实验学校教师代表进行了一场座谈会。会上,教师代表们高度肯定活动成效,指出红色课程有效激发了学生们对红色文化的浓厚兴趣。双方还围绕“如何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入课堂”展开交流,团队成员就家校共育、红色资源融入课堂等提出关键问题,教师代表结合自身经验深入探讨,现场互动频繁、见解碰撞。会后总结,团队成员和老师们一致认为通过校方联动和持续的教研融合,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必将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落地生根,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濉溪县第一实验学校教师代表进行座谈会。王英杰 供图
青春赋能展担当 振兴路上薪火传
    从红色研学到小学课堂,从问卷调查到采访座谈,淮北师范大学红色基因与乡村教育融合实践团以行动诠释“薪火照皖北,红烛育童心”的誓言。七日实践中,成员们通过服务淬炼自身本领,以实践推动能力成长,用专业素养筑牢语言教育基石,用红色精神点燃乡村文化自信,用调研数据搭建民生沟通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薪火,让红烛之光永耀皖北。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薪火照皖北·红烛育童心”红色基因与乡村教育融合实践团队 罗大红
    发布时间:2025-08-08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探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
  • 2025年6月25日,河南工业大学豫行实践队赴郑州二七纪念塔开展“探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主题社会实践。实践队从内外双维度发力,
  • 08-08 关注:0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