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丰鑫紫成”实践团队于2025年7月15日,深入广西灌阳县,开展了紫苏产业调研实践活动。团队通过田野调查,科技赋能,探索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调研发现,传统种植模式效率低下,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制约了紫苏产业的发展。团队提出解决方案,推广“紫承1号”优质种苗,应用绿色技术,建立标准化种植规程,提升亩均效益。同时,协助企业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打造“灌阳紫苏”区域公共品牌,通过新媒体推广,提升品牌知名度。

图为紫苏种子晾晒的场景,种子晾晒是种植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图片为紫苏种植基地的标识牌,在紫苏种植和推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产业效益,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缓解了人才短缺问题,减少了农业污染,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葛洞村村民表示,大学生带来的新技术和新思路,让他们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新希望。
实践活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将课堂知识与农村需求相结合,服务农村发展,践行青春使命。乡村振兴需要立足当地特色资源,通过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注重本土人才培养,形成内生发展动力。灌阳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评价,这些年轻人带来了发展理念的革新,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
通过这次实践,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学子们为灌阳县的紫苏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未来,随着更多高校和青年学子的参与,乡村振兴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广。
撰文: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袁姚敏
供图: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叶霆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