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科技助能解难题,精准识别护甘薯

科技助能解难题,精准识别护甘薯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推动农业科技落地,河南科技大学大学农学院“科技支农”三下乡团队于2025假期开展为期7天的甘薯缺素症状识别与调研活动。团队通过实地考察、科学检测与农户访谈,系统分析了甘薯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缺失问题,为当地农户提供了精准的技术指导。

一、扎根一线:精准识别甘薯缺素症状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深入甘薯种植区,对田间植株进行细致观察与记录。通过对比健康植株与病株的差异,团队发现当地甘薯普遍存在叶片黄化、叶缘焦枯、生长迟缓等典型缺素症状。结合土壤采样与农户访谈,初步判断问题主要源于钾、镁等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以及部分地块的土壤酸化现象。 

二、科学分析:多技术结合诊断病因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团队利用便携式土壤检测仪和实验室分析技术,对采集的土壤及植株样本进行检测。数据表明:缺钾:老叶叶缘焦枯,根系发育不良,土壤速效钾含量低于临界值;缺镁:叶片脉间失绿,光合效率下降;土壤酸化:pH值偏低,抑制了养分有效性。
团队还发现,部分农户因长期依赖单一化肥,忽视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的补充,加剧了养分失衡问题。 


三、对症施策:提出科学防治方案
针对调研结果,团队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技术层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定制化肥配比,重点补充钾肥(如硫酸钾)和镁肥(如硫酸镁);
2.管理层面:建议农户建立田间管理档案,定期记录土壤墒情与植株长势;
3.培训层面:联合当地农技站开展专题讲座,普及缺素症状识别与科学施肥知识。
团队还向农户讲解了《甘薯缺素症状识别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农户快速掌握关键技术。 

四、展望未来:科技赋能乡村振兴
此次三下乡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通过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我不仅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甘薯缺素问题的诊断中,更真切感受到农民对技术的渴求。团队协作和实地调研不仅提升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服务“三农”的责任感。这次经历让我们明白,科技助农需要脚踏实地,未来我将继续用所学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我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新农本领”乡村振兴我们一直在路上。

 
 
    来源:甘薯田间缺素识别与调查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8-10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