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广州新华学院学子三下乡—红脉领航聚民心——人物专访

         在汕尾大地上,有一座藏着红色记忆、浸着古色韵味、透着绿色生机的村落——新山村。7月18日,至善至美突击队与吕湖泳书记展开深度对话,听他讲述如何用一件件民生实事、一桩桩文化工程,让这座村庄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焕发新生。在他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村庄在新时代焕发的勃勃生机,更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动实践。

 

         队员向吕湖泳书记问到新山村的发展现状,书记首先介绍道:“新山村,原本是一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匮乏,道路脏乱。”因此要把绿色治理作为民生头等事,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公厕翻新、推进垃圾集中处理、启动污水处理工程,让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变废为宝”。连片整治闲置地块,种上花草树木。

图为突击队员向书记提问。 王一斌 供图

         在新山村的小道上,昔日的垃圾死角变成了口袋公园,污水沟化身清澈的景观渠,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清香。“以前村民反映最多的就是环境问题,垃圾乱堆、污水横流,住得不舒服。”书记坦言,“乡村要振兴,环境先“焕新。”

 

图为新山村的街道。 陈燕君 供图

         如今的新山村,道路整洁,绿树成荫,成为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村民的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环境美了,如何让村民增收?吕湖泳书记和我们分享到如何发挥村内的田畴沃野和闲置资源优势。我们的水稻是“金字招牌!”村里推广优质稻种,邀请农技专家指导种植,连片稻田不仅产出了香喷喷的优质大米,还让村民的收入大幅增长。接下来我们要打造自己的大米品牌,让“新山香米”走出汕尾!

图为书记与队员们分享。 王一斌 供图

         此外,新山村还打造中小学生研学拓展基地和农业实践拓展园,集红色文化培训、农耕文化实践体验、体能心理素质拓展于一体,发展亲子游、休闲游,进一步丰富新山村的旅游产业业态。

 

      “新山村的根,在红色历史里,在古村韵味中。”书记描述着修缮一新的红色遗址,墙上的革命壁画生动再现着先辈的奋斗故事。村里深挖红色资源,让沉睡的遗址“活”起来,成为村民接受教育、游客打卡学习的红色课堂。同时把红色精神融入家风家教,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成了家家户户的“传家宝”。古色古韵也没被辜负。村里保护古民居、古巷道,让游客在青砖黛瓦间触摸历史,让村民在传统民俗中留住乡愁。红色铸魂、古色添彩,文化成了新山村最动人的“名片”。

图为吕湖泳书记和队员们合照

         专访接近尾声时,队员们向书记详细展示了为新山村量身打造的文创产品与IP形象,并阐述了设计理念。书记在认真观摩后,针对产品的定位、特色呈现及后续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从厕所干净到污水变清,从稻田飘香到小店盈利,从红色故事到古村韵味——新山村的振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藏在一件件为民办实事的细节里。正如书记所说:“把环境治好、把产业做活、把文化留住,乡村振兴就有了底气。”通过此次专访,突击队员深刻认识到产业发展和文化输出对乡村振兴的关键作用。今后的新山村,将在“生态美、产业兴、文化活”的交融里,续写更精彩的篇章!(通讯员 罗尹希 彭梓盛 王一斌

 

    来源:广州新华学院至善至美实践突击队
    发布时间:2025-08-11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