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7月10日,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薪火相传,筑梦龙文“实践队同天津大学无忧实践队共同来到漳州蓝田经济开发区,在城市会客厅中感受龙文区发展的沧桑巨变,同时去往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会进行参观学习。
蓝田绘新景:科创提质效,生态润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开发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和内生动力。蓝田经济开发区作为漳州成立最早的省级开发区,同时是漳州“产城人”融合度最优的开发区,推动形成了蓝田、龙文、朝阳、郭坑“一园四区”的发展格局。园区功能紧紧围绕“四轴并构,纵深推进”的理念,打造城市型产业新城。
“龙文,良马也,见鞭影则疾驰,不俟鞭策而腾骧。”走进蓝田经济开发区城市会客厅,我们窥见龙文区数十年发展的缩影。作为漳州核心,龙文区于1997年1月正式成立,全区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同胞祖籍地,先后获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生态园、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等基本荣誉。
现如今,开发区内拥有4家世界500强企业,194家规模以上企业,并规划科技产业园、新兴产业聚集区、高端机械设备产业三大核心智慧园区,形成食品饮料、家居日用、电子机械装备三大主导产业。园区拥有完备的科研环境和科研团队,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带动了国家战略新兴行业的落地和发展,同时为智造产业造就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园区筑梦增添新动能。
古厝焕新颜:匠心续旧韵,文脉延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今天,实践队来到福建省级非遗示范基地——福建省古厝文化研究所,在红砖白石间触摸历史的温度,于飞檐翘角下聆听岁月的回响,完成一场跨越时代的对话。
通过讲解员的细致介绍,这些古代建筑纹样在我们眼里渐渐鲜活起来:铜钱纹、龟背纹交织的红砖拼花,透着安稳绵长的意趣;一方“鹿鹤同春”的福字石雕,寄寓着人们对丰足安康、幸福绵长的向往;清中期的“琴棋书画”束随,以精湛的透雕技术勾勒琴棋书画之韵,诉说着对才情与雅致生活的恒久期许。
此次古厝之行,实践队队员深刻领悟到文化传承的内涵。守护古厝,就是在守护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这或许就是文化传承最动人的意义——在砖石的肌理中,读懂过去,映照当下,启迪未来。
实践出真知:干中解难题,做里悟真经
行程尾声,实践队安排了一次队内党课学习。大家围坐一起,在会议室内紧密围绕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重温党的基本理论和最新精神,特别是关于乡村振兴、青年使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刻阐述。在学习讨论过程中深化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真切感受到理论伟力与实践伟力的同频共振。
最后,大家依次汇报近期的实践成果,内容丰富多彩,充分展现了实践队队员这几日的扎实收获。队员们不仅陈述事实与数据,更结合亲身经历分享了深刻的感悟与成长。大家认真聆听,相互启发,共同梳理这段实践旅程中凝结的集体智慧与丰硕果实,为最终的总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薪火相传,筑梦龙文”实践队将持续强化理论学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新时代青年学子的使命担当,以实际行动在漳州开展更加深入、更具意义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