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三下乡|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云雾茶香黄桃金韵”助农实践团赴湖州市妙山村开展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政策,鼓励乡村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产品和农旅融合产业。近日,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赴湖州“云雾茶香黄桃金韵助农”实践服务团在宋夏云、黄政等老师指导下来到湖州妙山村,聚焦禅茶,黄桃等特色产业,围绕农产品多元发展,探索妙山村发展道路,并为妙山村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妙山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地处西塞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域。当地“七山二田一分水”的地理格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独特条件。其具有丰富的山地资源。盛产毛竹、茶叶、板栗等经济作物。茶叶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唐代;水域资源也很丰富。

  一、妙山村:陆羽古道上的乡村振兴密码

  实践团在黄政老师带领下,赴湖州妙山村调研,以“古道文旅 + 茶产业振兴”为主线。团队沿陆羽古道考察文化节点与文旅业态,体验禅茶文化,调研松巢咖啡馆、徒步补给站等经营情况,还深入千亩茶园了解 “霞幕山” 品牌建设。针对文旅开发碎片化、茶产业附加值低等问题,提出 “茶旅融合” 路线、研学产品开发、提升包装设计等建议,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图为陆羽古道旁的茶园(林方涵拍摄)  

  二、品黄桃甘甜,探振兴密码

  实践团在黄政老师带领下走进妙山村,聚焦黄桃产业与 “西塞牧歌” 项目。成员体验黄桃采摘、参与售卖,向汪书记学习 “辨桃三诀”,了解黄桃产业从 5 亩试验田到 50 亩果园的蜕变及带动村民增收情况,还与村干部、项目负责人交流,知晓村庄荣誉与项目规划。团队将结合专业为产业发展建言,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团采摘黄桃时的景象(施记者拍摄)

  三、寻访禅茶源,倾听振兴声

  实践团在黄政老师带领下再赴妙山村。上午参观妙境禅茶博物馆,了解禅茶历史与《茶经》相关知识;午后深入茶田与农户家,通过问卷和访谈,知晓 “西塞牧歌” 项目获认可及村子经济发展情况,也发现停车难、淡旺季运营难等瓶颈,记录了村民多方面建议。团队后续将梳理成果,为乡村发展出谋划策。


图为实践团采访刘长林村书记(陈卓拍摄)

  实践团通过这次实践提升了对于农作物的能力和认知,通过参与茶叶采摘、竹笋加工、生态养殖等实践,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与管理模式;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调研农产品供应链痛点(如物流成本高、品牌辨识度低),提出电商运营、包装设计等解决方案;提升文化认同感。挖掘“禅茶文化”“农耕习俗”与农产品的关联,增强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意识。

  三天的实践时间里,实践团深入黄桃种植基地开展黄桃采摘与助农销售,与农户交流了解黄桃产业现状并提出IP打造、数字营销等具体措施;通过重走陆羽古道、参观禅茶博物馆以及与村干部和周边经营主体的交流,实践团提出了“古道+茶文化+休闲生态”的文旅融合路径,建议整合周边资源,开发沉浸式茶文化研学路径,助力禅茶文化推广;为解决“西塞牧歌”旅游淡季难题,实践团基于与西塞牧歌负责人的深入交流以及实地考察上,提出开发季节性项目、会员制度、特色体验等方案,为西塞牧歌项目长久运营提供重要参考。


图为实践团与刘村书记的合照(谷干事拍摄)

  72小时,3.4万步,7名受访者,22份问卷……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对妙山村禅茶、黄桃等产业以及生态旅游进行深度调研,提出具有参考性与可行性的建议,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林方涵

    来源:浙江财经大学
    发布时间:2025-08-13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三下乡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