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学子走进社区,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
2025年7月,成都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薪火童行青春志,法护心康筑未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安康社区开展了以“童心向阳共守护,心灵成长齐护航”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课程讲解和趣味游戏,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筑牢青少年心理健康防线。
随着学生成长环境的变化,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实践团队宣讲员陈梓涵特别设计了一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针对青少年常见的焦虑情绪,运用童趣化语言,结合生活案例,系统性地讲解心理健康知识。课程重点传授情绪管理方法,旨在培养青少年积极的心理品质,有效助力青少年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课程正式开始前,实践团队成员围绕“情绪认知与表达”主题,与小朋友们一起开展了趣味盎然的“你比划我猜”心理互动游戏,引入今天的学习主题。孩子们通过比划和猜词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开心”、“难过”、“惊讶”等丰富多样的情绪词汇。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会了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在团队协作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收获了满满的快乐,放松了身心,增强了心理韧性。
随后课程正式开始,小老师先是以孩子们与父母、同学、老师交往中的典型情绪案例,通过分享亲身经历,迅速拉近与小朋友们的心理距离,鼓励孩子们打开心扉,自然切入课程主题。接着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认真思考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通过列举心理健康标准与七种常见不良心理状态,巧妙借助生活化场景帮助孩子们建立直观认知。
为更好调动小朋友们的学习热情,小老师适时引入心理绘画测验环节,热情邀请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同时,通过专业解读绘画中反映出的压力信号,让孩子们学会主动觉察自身情绪,用语言、绘画等方式表达情绪,并具体介绍了四种实用的心理调适技巧,更好地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可学的技能,让小朋友们学会正确接纳和调节情绪,从而有效引导小朋友们深刻认识到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的重要性。
课后,小朋友们积极分享学习收获与感受,认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缺一不可。大家一致表示要保持乐观心态,学会用“我能行”、“我最棒”等积极暗示鼓励自己,并要将课堂上学到的情绪管理方法,化作战胜困难的勇气。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更是新时代青年义不容辞的使命担当。实践团队指导老师李筱敏表示:“本次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深入基层、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生动诠释了‘知行合一’的育人真谛——最好的教育,是让每个生命在实践中觉醒,在奉献中成长,最终汇聚成改变世界的磅礴力量。希望更多青年主动扛起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任,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普及、促进精神共同富裕、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勇当先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接力跑中跑出青春加速度,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通讯员 陈梓涵)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