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报讯(记者 葛运奇)
7月1日夏季清晨,晨雾未散,为了“三下乡”活动,“跃起动力”实践团成员于2025年7月1日--2025年7月7日来到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工业二路1728号日月潭敬老院地开展了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济南市日月潭敬老院已飘起欢快的歌声。跃起动力实践团5名的志愿者带着米面粮油、水果等价值百元的物资鱼贯而入,开展“智慧助老,情暖重阳”主题活动。院长周建国介绍,这是该院今年接待的第15批志愿者,但老人们仍像孩子般早早守在院门口张望。
智慧关怀解难题:“奶奶,点绿色按钮就能和孙子说话啦!”在新建的“银龄数字角”,大学生志愿者郭旗正教82岁的李淑云使用智能手机。当老人成功接通孙子的视频时,惊喜地擦拭眼角:“这比魔术还神奇!”旁边,工团队成员葛运奇为失智老人佩戴智能定位手环,护理员感叹:“上月有位老人走失两小时,现在可安心了。”

(图为团队成员周见晖在打扫卫生。摄影:葛运奇)
日月潭养老中心内笑声不断,一场以“传递青春正能量,温暖夕阳老人心”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在这里温情上演。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们用热忱与行动,为老人们打造了一场充满爱与陪伴的“暖心盛宴”清洁行动,细微之处见真情。
志愿者们三人一组,分工明确:擦拭窗台、清洁走廊、整理公共区域。76岁的张奶奶因行动不便,志愿者不仅细心整理其散落的书籍,还按她习惯的“按大小排列”方式归置整齐。张奶奶感慨:“房间焕然一新,谢谢孩子们的用心!”陪伴时光,倾听与温暖同行。
健康守护零距离:医务区排起长队。团队成员吴伟华带领医疗组为8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您低压偏高,要按时吃药呀。”她轻声叮嘱坐轮椅的赵爷爷,转头将数据同步给家属微信群。康复训练室内,康复师正清洁结束后,志愿者们围坐在老人身边拉家常。他们耐心倾听老人的往事,分享青春故事。当老人讲到开心事时,他们开怀大笑;触及回忆时,他们轻声安慰。一位志愿者感慨:“老人们的笑容,是对我们最好的肯定。”
公益意义:青春接力传统美德指导老人使用新捐赠的四肢联动训练器,76岁的脑梗患者刘爷爷咬牙完成10个蹬踏动作,汗珠滚落却笑容灿烂。
此次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关怀,更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责任”与“奉献”的理解。志愿者们表示:“未来会将这份关爱延续下去,让尊老敬老的美德在青春接力中闪耀。”

(图为团队成员吴伟华,周见晖在陪老人聊天。摄影:葛运奇)
代际同乐漾欢颜:“红星闪闪放光彩——”礼堂里,团队成员与老人共绣党旗的画面引发掌声雷动。00后志愿者杜子曦搀扶74岁的老爷爷登台,老人颤抖的手与少年共同剪开“寿”字剪纸时,全场响起《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更衣室里,志愿者发现吴奶奶偷偷试穿红绸舞蹈服,临时增设银发模特秀环节,老人们踩着《茉莉花》旋律亮相的模样,惹得团队摄影师葛运奇连按快门。
养老院负责人表示,此类活动将常态化开展,围绕老人实际需求,打造“家门口的关怀”,让尊老敬老在社区蔚然成风。
长效帮扶润心田:临别时发生动人一幕:志愿者在许愿树挂上来年再聚的承诺卡,失聪的孙奶奶却塞来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下次教我写孙女的名字”。团队队长杜子曦当即宣布启动“银龄学堂”计划:“我们将开设书法、智能手机等课程,每月5号定期教学。”看着团队成员远去,养老院负责人指着刚安装的远程问诊大屏说:“他们留下的不仅是好事和精神,更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这些行动彰显了全社会对老年群体的重视,传递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温暖信号。”
本次敬老活动不仅为老人们带去了欢乐与温暖,也让大学生们在实践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良好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