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0日,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无疆”实践团以“三下乡”为契机,将课堂所学理论与林海实践深度融合,通过林业宣讲、林下经济调研、生态保护观察等活动,以青年视角捕捉林海的变化轨迹,用实际行动彰显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
7月8日,实践团前往恒山区政府,开展以“守护林海本色,传承林业初心”的理论宣讲。团队结合在林海实践的所见所感,围绕林业精神传承、生态保护实践及青年使命担当等内容展开分享,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学子对林业初心的理解,以及林业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生动展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同时分享了以实际行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与规划,为在场人员呈现了一堂生动的生态实践课。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宣讲。何实通讯员摄
图为团队成员发放调查问卷。刘梦超通讯员摄

图为团队成员在恒山区区政府合影。董梦琦通讯员摄
在鸡西市林业局的支持下,实践团前往胜利林场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参观重点林区、考察生态保护设施,系统掌握了林场在林业资源管护、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产业转型等领域的发展历程、具采取的举措与取得的成就。
图为团队成员在胜利林场实地考察。杨雅雯通讯员摄
图为团队成员考察林场。杨雅雯通讯员摄
实践团与林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一线工人深入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详细记录职工在艰苦环境中的奉献事迹,就林业产业转型路径、生态补偿机制等议题展开探讨,实地调研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增收的平衡模式,包括林下经济中刺五加、林下山参的种植及生态旅游的开展情况。
图为团队成员在胜利林场进行座谈。杨雅雯通讯员摄
团队成员直观感受到林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系统梳理了其在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方面形成的经验做法,为后续调研积累相关资料。
实践团一行前往鸡东县华冠米业,在企业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团队成员实地察看了大米加工生产线及仓储设施,系统了解了企业在水稻品种选育、加工工艺升级等方面的情况,重点对旗下涵盖的绿色有机米、富硒米、长粒香米等多个大米品类的特性、种植环境及市场定进行了详细询问与记录。
图为团队成员在米厂进行考察。杨雅雯通讯员摄
通过交流,实践团对当地大米产业的品类布局及发展现状有了直观认识,了解到鸡东县华冠米业依托丰富的大米品类布局,在带动当地乡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图为团队成员了解米业发展。杨雅雯通讯员摄
图为实践团在华冠米业合影。杨雅雯通讯员摄
此次三下乡活动,实践团更加明晰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也深切体会到绿色发展理念对林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林业发展动态,以所学助力林业生态保护与绿色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