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暖民心
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25 年 7 月 20 日,山东中医药大学组织专家团队与学生志愿者,深入章丘区小康村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这场集知识讲座、义诊服务、手工体验于一体的惠民活动,让村民们在家门口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药材标本引围观 科普讲座接地气
清晨临时搭建的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长条桌上的玻璃标本盒上,人参的芦头、当归的断面、枸杞的颗粒在光线下清晰可见。"大家看这株薄荷,摸一摸叶子再闻闻手。" 山东中医药大学的魏教授举起植物标本,台下立刻响起一片窸窣声,村民们纷纷效仿,指尖触碰叶片后凑到鼻尖轻嗅,不少人发出惊喜的赞叹。
图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为村民讲解中医药知识。张钦哲供图
讲座中,魏教授没有使用复杂术语,而是结合农村生活场景讲解中医药知识。讲到夏季养生时,她指着冬瓜皮说:"咱农村种的冬瓜,削下来的皮可别扔,煮水喝能去暑气。" 当提及关节养护,他特意走到几位老人身边,示范如何用艾草煮水泡脚:"水要没过脚踝,坚持半个月就能见效果。" 现场提问此起彼伏,一位村民问:"魏教授,我家孙子总咳嗽,有啥土方子?" 魏教授当即分享了川贝炖雪梨的做法,还特意叮嘱 "梨核要去掉,不然会涩"。
脉诊台前排长队 推拿体验受欢迎
"您这脉象沉细,平时是不是总觉得累?" 义诊区的遮阳棚下,魏教授的脉诊台前排起长队。他为每位村民把脉后,都会在处方单上写下通俗易懂的建议,遇到视力不好的老人,还会轻声念出内容。65 岁的村民挽起袖子测完血压,拿着魏教授开的食疗方说:"城里大夫就是不一样,不光看病还教我咋做饭,这方子我得贴在灶台上。"
旁边的推拿体验区同样人气爆棚。学生志愿者正为一位村民做腰部推拿,手法娴熟地按揉着穴位。"以前总觉得腰不得劲,干农活都费劲,这推拿完浑身轻快。" 村民直起身子活动着腰肢,脸上露出笑容。据统计,此次义诊共服务 120 余名村民,测量血压血糖 100余人次,开具个性化健康处方 70余张。
香囊制作添乐趣 草药芬芳满村庄
午后的广场上,五颜六色的布料与草药香交织成独特的风景。"这是艾草,能驱蚊;这是丁香,气味香。" 学生志愿者拿起瓷碗里的香料,向围坐的村民介绍。村民们拿起药材比对着,在志愿者的指导下按配比制作中药香囊,虽然手指有些颤抖,却格外认真。"这香囊要给重孙子挂在书包上,比花露水安全。" 一位村民举着刚做好的驱蚊香囊,向周围人展示。
不到两个小时,百余只香囊在村民手中诞生,形态各异的布包里装满了草药,也盛满了欢乐。"以前只知道端午戴香囊,没想到自己也能做。" 一位村民将香囊凑近鼻尖,"这香味闻着就舒坦。"
八段锦教学受热捧 老少同练享健康
"双手托天理三焦 ——" 随着领操志愿者的口令,村民们舒展双臂,在广场上练习八段锦。村民们学得格外认真,虽然动作略显僵硬,却一丝不苟地跟着节奏摆动。"这动作看着简单,做完后背都发热。"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志愿者说坚持练能治腰疼,我得把动作记下来。"
志愿者们分成小组,逐个纠正村民的动作细节。"大爷,膝盖别超过脚尖。"" 阿姨,手臂再抬高些。" 阳光洒在每个人脸上,伴着舒缓的音乐,形成一幅温馨的画面。村民们表示,以后要每天早晚练一遍,把身体练得棒棒的。
活动结束时,不少村民拿着宣传手册和香囊,围着专家和志愿者问这问那。村委会主任郑先生说:"这样的活动太实在了,既送健康又传文化,希望山东中医药大学常来。" 魏教授则表示,将把乡村作为中医药科普的重要阵地,让更多村民受益于中医药文化。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