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动员青年投身乡村振兴”的号召,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益”老“益”小志愿服务实践队于7月15日前往江西省信丰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执槌共谱乡音暖,俯耳倾听岁月长
在新水塘村幸福院,实践队员们零距离体验了老年艺术团的歌舞表演,虚心讨教传统乡间乐曲的演奏技艺,并执槌试奏,与老人们共谱乡音。其乐融融的互动,让长者的艺术热情在乡村振兴的春风中焕发新彩。在探望老人时,队员们则化身温暖的陪伴者,俯身倾听长者追忆油山深处的往昔岁月,细致关切老人的生活起居与身体状况。此次活动,实践队以青春的温度,生动践行了新时代青年尊老敬老、服务民生的真挚情怀与责任担当。

多维课堂润乡土,演练安防护成长
在幸福院活动室,针对当地留守儿童,实践队员先后开展成语课堂、红色知识宣讲、防溺水安全教育和趣味运动会等精彩活动。在成语课堂上,一幅幅生动图画铺陈开来,这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队员们也俯身讲解,将成语背后蕴藏的智慧娓娓道来,为乡村儿童开启了一堂充满文化温度的教学实践。为聚焦暑期儿童安全,队员们则化身“安全小导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在互动体验中传授防溺水知识。活动现场,讲解声、演练声、欢笑声此起彼伏,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关键的安全知识深深烙印在孩子们心中。

重履烽火油山路,游击词中砺初心
为追寻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的红色足迹,实践队来到信丰县油山镇的赣南游击词主题园。在这里,实践队员们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穿行在蜿蜒的游击小道上,深切感悟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行至陈毅元帅疗伤处旧址,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在这处见证革命者坚韧与乐观的简朴场所中,队员们俯身观看镌刻于展板上的《赣南游击词》,字里行间,既有“天将晓,队员醒来早”的艰苦卓绝,更有“靠人民,支援永不忘”的鱼水情深。

探访橙园科技地,科技赋农绿意长
为深入了解科技赋能脐橙产业的创新实践,实践队员们走进了信丰脐橙科技小院这片科研热土。科技小院高效精准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翱翔于果园上空执行植保任务的无人机及大幅减轻劳动强度的机械化施肥设备,勾勒出一幅智慧农业的生动图景。然而,科技攻关的脚步并未停歇。当地农技人员坦言,被称为“柑橘癌症”的黄龙病等病害,仍是威胁果园健康发展的严峻挑战,这凸显了持续深化科研的紧迫性。作为连接科研前沿与生产一线的关键纽带,信丰脐橙科技小院正聚焦产业痛点,致力于为信丰脐橙产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探寻更优的科技解决方案,为脐橙产业的绿色未来筑牢根基。


此次“益”老“益”小志愿服务实践队以“薪火相传,青绘乡卷”为主题,紧扣服务“一老一小”和乡村振兴主线,从幸福院歌舞相融的温情陪伴,到儿童课堂寓教于乐的安全守护;从油山深处追寻红色印记的坚定步履,到科技小院里技术赋农的实践探索,实践队以青春之名扎根乡土,以赤诚之心践行担当。未来,这支青春力量将继续以薪火为炬,以乡卷为纸,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把“传承”融入步履,让“担当”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