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高校实践赋能教育均衡——西北师大“知行育梦”社会实践团温暖护航民族社区情少年成长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大思政课”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一环,其核心要义在于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独特作用。西北师范大学“知行育梦”实践团于2025年7月12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上西园社区正式启动的暑期实践活动,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生动践行。这场为期10天的公益行动,以“民族团结共融、教育精准帮扶”为核心,深度融合师范院校专业优势与红十字会“三救三献”(应急救护、应急救援、人道救助,以及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核心业务,为周边少数民族聚居区的220余名留守儿童搭建起“学业提升+文化浸润+安全守护+价值塑造”的多维成长平台,是高校积极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创新之举。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此次实践积极响应了“一带一路”文化传承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号召,同时创新性地传播了红十字人道主义精神。团队巧妙地将敦煌壁画中“九色鹿救人”“飞天护生”等文化符号融入现代教育,开发出“数字洞窟探秘”“飞天主题绘画”等特色课程,让青少年在充满魅力的丝路场景中,深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此同时,依托甘肃省红十字会的专项支持,团队把“三救三献”知识巧妙地融入日常教学。比如,在“沙漠驼队沙画瓶”课程中,通过演示血液循环原理,自然地引入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科学意义;在“丝路商队”角色扮演活动里,模拟“商队成员受伤救援”场景,生动地讲解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护技能。正如实践团指导教师周建翔所说:“我们希望民族地区的孩子们明白,他们的文化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守护生命、互助奉献,既是古今相通的文明底色,更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这一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知识储备,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文化、关爱生命的种子。

在社会层面,该活动有效填补了城乡教育资源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缺口,其积极的辐射效应正逐步显现。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上西园社区4 - 14岁的留守儿童及流动儿童中,65%的孩子缺乏系统的课业辅导,83%从未接受过专业的安全培训,造血干细胞捐献知晓率更是不足5%。“知行育梦”实践团精准对接社区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高校+社区+红十字会”的协同模式,不仅直接让学生受益,还成功带动了家庭与社区的广泛参与。在“家庭急救包制作”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一同学习烫伤、擦伤的处理技巧,增进了亲子间的互动与共同成长;“生命之河”主题讲座吸引了百余位家长到场,让他们深入了解“三献”知识对生命延续的重大意义。社区居民马女士感慨道:“孩子不仅暑假作业有人辅导了,还学会了伤口包扎,连我们家长都跟着增长了不少知识。现在街坊邻里聊天,都会说起‘急救口诀’‘生命接力’这些新鲜词。”这充分体现了该活动在提升社区整体教育意识和知识水平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学校层面而言,此次实践是西北师大落实“三全育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创新探索。实践团的9名成员来自化学、思想政治教育、地理科学、生物科学等多个专业,他们通过跨学科协作精心设计课程,将专业知识巧妙地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教学实践。化学专业学生在利用沙画分层讲解地质知识时,融入“沙漠取水”等野外生存技巧,巧妙地将素质教育渗透其中;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结合骆驼生理特征科普急救原理,实现了智育与体育的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则通过“祖国在我心”主题活动,着力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在这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志愿者们深刻领悟了“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深刻内涵。团队队长梁雨琪分享道:“当东乡族孩子用稚嫩的声音念出‘飞天彩带绕三圈,止血包扎要记牢’的口诀时,我突然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信念的播种——我们在教导孩子的同时,孩子也教会了我们什么是责任与热爱。”这种双向的成长与收获,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对于参与此次实践的青少年来说,这是一次全方位的“五育”浸润与成长之旅。在“学业提升”课堂上,他们高效完成暑假作业,查缺补漏,实现智育的提升;在“传统软笔书法”“剪纸创作”等活动中,他们领略传统文化魅力,涵养文化自信,接受美育的熏陶;在“沙漠寻宝地理挑战”“趣味运动会”中,他们增强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体魄,促进体育发展;在“心肺复苏演练”“家庭急救包制作”中,他们掌握实用的生存技能,提升劳动教育与安全素养;在“民族民俗互鉴”“红十字故事汇”中,他们深刻理解互助奉献的意义,实现德育的升华。东乡族学生马小龙表示:“我现在知道,遇到意外时,自己也能成为小英雄;而帮助别人,就像沙漠里的水滴,能汇聚成大河。”这种认知的积极转变,正是教育“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生动体现。当孩子们将学到的急救知识教给弟弟妹妹,将绘制的“生命主题”画作贴在社区公告栏时,教育的影响力正以他们为中心,如涟漪般层层扩散。

据悉,本次活动全程免费,结营时还将评选“三好学生”并颁发证书,以激励孩子们积极进取,为同类地区的教育帮扶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范式。此外,实践团与社区签订了长期帮扶协议,为后续的教育支持提供了坚实保障,让这份教育的力量得以持续传递,不断推动民族地区青少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新生力量参与其中,让更多心灵在互鉴中共鸣,让更多生命在守护中绽放光彩。

 

    作者:大学生新闻网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