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银龄文心·岁月留声”团队携手连云港市社会福利中心,精心策划并开展了“银龄文心·岁月留声”主题教育关怀活动。本次活动聚焦红歌联唱、抗战家书朗诵、手工文化课堂三大主题,通过多元化互动形式为空巢老人送去精神慰藉与社会关怀,吸引了百余名老人及家属参与。
物资搬运显关怀,细致筹备暖人心
为在高温天气中为社会福利中心的长者送去贴心关怀,“银龄文心·岁月留声”团队成员们提前准备并迅速完成了水果、粮油、营养品等慰问物资的搬运清点,并在搬运过程中始终保持细致严谨,确保每一份慰问品准确送达。团队成员们表示:“我们搬运的不仅是生活物资,更是对长者的一份心意与牵挂。”
红歌联唱忆峥嵘,家书朗诵传情怀
下午2时,活动在嘹亮的红歌声中拉开序幕。“银龄文心·岁月留声”团队成员与老人们共同合唱《团结就是力量》《我的祖国》等经典曲目,多位经历过革命年代的长者主动起身领唱,用颤抖却坚定的歌声带领全场重温红色岁月。歌声中饱含的坚定信念与家国情怀,令全场观众动容,不少人跟随旋律轻声哼唱,共同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在“烽火家书”沉浸式朗诵环节,团队成员以真挚的情感重现《赵一曼家书》《左权致妻子书》等抗战书信。通过精准的语调把控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将一封封泛黄的家书转化为震撼心灵的立体画卷。
手工课堂续文脉,健康晚餐护安康
红歌联唱与家书朗诵环节结束后,“银龄文心·岁月留声”团队成员转场至社会福利中心内的老年大学手工课堂。成员们陪同老人们参观剪纸、草编、蓝印花布等传统手工艺展区,并在课堂上协助非遗传承人讲解技法。一旁的展示架上,陈列着老人们的创意作品:钻石贴画折射出璀璨光芒,扭扭棒花束绽放着童趣,剪纸窗花透着吉祥寓意,拓印年画承载着岁月记忆。这些作品既展现了长者们的匠心巧思,也成为代际文化传承的生动见证。
傍晚5时,“银龄文心·岁月留声”团队成员们协助社会福利中心的工作人员们为老人们分发精心搭配的晚餐套餐,包含低糖杂粮饭、清蒸鲈鱼、时蔬豆腐汤等适老化菜品。在为老人分发餐食过程中,成员们同步开展"银发膳食课堂",通过图文并茂的讲解卡片,向老人们普及蛋白质搭配、膳食纤维摄入等实用养生知识。
总结与展望:文学关怀与探索文化养老新模式
经过实地的深入服务,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银龄文心·岁月留声”团队成员们以红歌传唱、家书诵读、非遗传承等创新形式,构建起文学关怀与老年精神需求相融合的服务范式。团队成员在躬身服务中深刻体悟到:当青年学子的文化创造力与银发群体的生命智慧相遇,不仅能唤醒沉睡的历史记忆,更能激发出代际共融的温暖力量。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青年以文学为舟、以温情为楫,在文化养老的蓝海中破浪前行。让红歌里的家国情怀、家书中的赤子之心、非遗里的匠人精神,化作滋养老年生命的甘霖,共同绘就“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