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南航“秦淮遗韵,匠心传承”团队开展非遗文化实践调研活动

“秦淮遗韵,匠心传承”实践团队

南航“秦淮遗韵,匠心传承”团队开展非遗文化实践调研活动

为以青年视角赋能非遗保护,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7月8日至7月25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软件学院“秦淮遗韵,匠心传承”实践团队先后前往南京云锦博物馆、南京民俗博物馆、秦淮非遗馆开展非遗文化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观察与互动学习,探索非遗传承新路径,助力文化活态传承。

探云锦瑰宝,悟匠心千年
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团队成员近距离观赏了“寸锦寸金”的云锦珍品,从龙袍冕服到现代创新作品,感受织造技艺的精妙绝伦。馆内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云锦的“挑花结本”“通经断纬”等工艺,团队成员结合计算机科学与设计学科背景,就数字化保护、纹样创新应用等议题与专家展开讨论,提出“非遗+科技”的跨界传播构想。

访民俗精粹,寻文化根脉
走进南京民俗博物馆,团队深入探访金陵刻经、绒花、剪纸等非遗项目,观摩传承人现场演示,并动手体验制作过程。成员们以青年视角记录民俗技艺的当代生存状态,针对“非遗受众老龄化”问题,提出通过新媒体短视频、互动游戏等形式吸引年轻群体关注,让传统技艺“潮”起来。

聚秦淮非遗,启传承新章
在秦淮非遗馆,团队系统调研了南京白局、金陵琴派等地方特色非遗项目,通过访谈传承人、收集观众反馈,分析非遗传播的难点与突破口。成员们发现,非遗的“场景化展示”和“沉浸式体验”能显著提升青年参与度,团队后续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设计非遗文化可视化互动方案,为传统技艺注入现代活力。

实践结硕果,青年担使命
此次实践累计走访3处非遗场馆,形成调研报告2篇。团队成员表示,非遗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未来的资源。作为青年学子,将以专业所长搭建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桥梁,通过数字化传播、跨界融合等方式,让非遗“活”得更年轻、走得更深远。

学院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活动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实践育人的双重目标,未来将持续鼓励学生发挥学科优势,为非遗保护贡献青春智慧。

(图为参观秦淮非遗馆和南京民俗博物馆)

(图为参观南京云锦博物馆)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8-11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大学生新闻推荐
大学生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