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悟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
来源:塔里木大学体悟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一一走进红色场馆上好行走的兵团精神‘大思政课’团队

7月6日实践团队来到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在馆内,看着锈迹斑斑的劳动工具、年代久远的地窝子等实物,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军垦战士“戈壁开荒、草泥为房”的艰苦岁月以及“奉献为荣、吃苦为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作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伟大的红色精神。我们要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奋力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张倩说道。
7月6日下午,实践团队转赴一师十六团老一营红色教育基地。不同于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对宏观历史的呈现,老一营红色教育基地在广泛收集历史文物的同时探索创新教育方式,让游客切身体验“军垦战士的一天”,让历史变得更可触可感。
正如讲解员所说,这里记录着开发塔里木的历史缩影,更铭刻着上海知青的青春岁月。团队成员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不仅仅是老一营的故事,更是兵团人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生动写照。
7月12日,团队成员走进坐落于“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第八师石河子市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内,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吸引团队成员驻足观看。照片中的女拖拉机手,目光炯炯,英姿飒爽,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军垦女拖拉机手,金茂芳扎根边疆,致力于将戈壁荒原变为美丽家园。不仅如此,摞满补丁的军大衣、军垦第一井……无不诉说着军垦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此刻,团队成员深刻感受到,兵团精神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说教,而是可触可感的历史场景、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激励我们要以屯垦战士为榜样,在建设边疆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随后,实践团队前往柯柯牙纪念馆参观,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了解展厅建设情况和整体布局,感悟各族人民修复生态、建设家园的奋斗历程。而当看到场馆外绿树成荫的生态景观时,柯柯牙精神的生动印证更是让团队成员心潮澎湃。
纪念馆副馆长阿衣尼格尔·艾麦尔满怀深情地说,只有真正领会了柯柯牙精神,才会明白这里的植被绿化,承载着生态变迁的历史记忆,是一代人奋斗精神的象征。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实践团队以红色场馆为依托,追寻军垦战士的戍边之姿,体悟兵团精神的磅礴力量,在实践中将兵团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励自己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奋勇前行,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通讯员/张倩摄/张倩张子力陆艺婷刘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