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接力:芜湖学子的热血征程
2025年6月25日,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血液内科病房里,20岁的杨坤经过3个多小时的捐献,完成了173毫升淋巴细胞悬液的采集。这已经是他两个多月内第二次为同一位患者捐献。这位皖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成为了芜湖市首位在校生“二捐”者。
时间回到2024年5月,皖南医学院“医路相髓红十字志愿服务队”组织献血车进校园活动,现场222位献血者中,有117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杨坤正是在那次活动中采集血样,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令人惊喜的是,仅仅9个月后他就配型成功。今年4月1日,他完成了第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芜湖市第44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救助了江苏省一名血液病儿童。
就在本学期考试结束后,正准备回家的杨坤在6月11日再次接到芜湖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患者情况有变,需要他捐献淋巴细胞。没有犹豫,没有迟疑,他立即改变了行程安排。“如果说第一次捐献是来自陌生人的温暖,那么第二次捐献是为了流淌同一血脉的亲人”。杨坤说:“这个孩子和我流淌着相同的血液,我把他看作亲人”。
他的室友高劲告诉记者:“很多同学考完试都回家了,杨坤为了捐献特地留了下来。他让我们看到了生命因善意而延续的真正含义”。
这并不是芜湖唯一的爱心故事。2024年10月,皖江工学院大四学生李奥迪创下了爱心纪录——从接到体检通知到实现捐献仅用不到7天时间。当时一位已经在做移植前仓准备的患者因为之前计划的准捐者临时退出,情况特别紧急。李奥迪连夜赶往宿州进行体检,最终成功捐献155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拯救了一名5岁小女孩的生命。
2025年5月29日,55岁的姚树喜在芜湖弋矶山医院成功捐献26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安徽省年龄最大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为一位白血病患者带去了重生的希望。这些爱心故事共同构成了芜湖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壮丽画卷。2025年上半年,芜湖市完成了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打破了历年来的纪录。特别令人振奋的是,从6月16日至25日,短短10天时间里就有3位皖医学子成功捐献。
如今,杨坤的淋巴细胞悬液已被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这位素未谋面的“亲人”将因此获得更强的生命力。捐献结束后,杨坤还写了一封鼓励信请志愿者转交给受捐者。而杨坤只是微笑着说:“这没什么,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芜湖市红十字会呼吁,在适龄(18到55周岁)且身体健康的情况下,造血干细胞的捐献不会有风险,希望更多符合条件的市民能加入献爱队伍,给予他人生命希望。志愿者只需留取几毫升血样,就可以完成登记手续,为更多患者带来重生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