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中旬,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烟火星途队,耕旅昆村行”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团走进浙江嵊州小昆村,围绕“星宿文化体验型路线设计”主题,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深度调研与交流活动。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探访古村新貌、对话基层干部,以实际行动为古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实践首日,实践团队首站探访了“昆仑之家”文化展厅。在这里,3D仿真村落模型与天文望远镜生动呈现了小昆村“上观天文,下感烟火”的独特魅力。“小昆阿婆”品牌农产品的精致包装,如高山萝卜“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创意标语,引发了队员们对乡村品牌定位与价值挖掘的思考。沿着古朴的石板路前行,队员们看到一座座修缮一新的老宅焕发新生,变身“抱朴咖啡”“忘忧酒馆”等特色业态。在返乡青年主理的咖啡馆里,“以前往外跑,现在想为村子出力”的真挚话语,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乡村吸引力的显著提升。走进“小昆阿婆”店铺,阿婆们热情介绍着自家经营的香榧、茶叶、蜂蜜等特产,她们学习“千鹤精神”、为小昆村美丽乡村建设注入“银动能”,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令人动容。沿途“西白忘忧古道”“千年香榧林”等标识,则勾勒出小昆村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崭新图景。
次日,调研进入核心环节,团队深入小昆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当地运营负责人潘春婷等进行座谈。潘春婷详细介绍了小昆村作为长乐镇西白忘忧片区“文旅融合示范村”的发展现状:虽已通过“资源清单+需求清单”机制串联周边采摘资源,打造“一日游”路线,并联动片区进行特色规划,但仍面临部分古建与闲置空间开发不足、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的挑战。她提到,“小昆阿婆”共富工坊的“抱朴咖啡”“窑烤面包”等业态在返乡青年带动下发展势头良好,但部分农产品的品牌传播力与规模化推广仍需加强,线上销售渠道(如直播间)也亟待开拓。
随后,团队赴长乐镇镇政府,与乡村振兴项目负责人宣昊、镇团委书记张钗等进行深入交流。宣昊重点介绍了整合小昆村“千年香榧林”等资源、打造“香榧产业带”的规划,提出要串联种植、加工、文旅全链条,并借助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强化“星宿·小昆”IP推广。张钗则围绕“青年赋能”发言,强调将发挥团委优势,组织动员更多返乡青年参与乡村推广,通过创意市集、实践基地等形式为乡村注入青春活力。针对旅游旺季的拥堵问题,镇里表示正结合基础设施升级,制定分流与服务标准化方案,同步解决供水、医疗点运营等保障问题。
经过前两日的调研与交流,第三天,团队成员结合工商管理专业所长,积极为小昆村发展建言献策。他们提出:可设计“观星+非遗手作+农事体验”的特色文旅体验路线;构建短视频传播矩阵,深挖并讲好“星宿·小昆”品牌故事;推动文旅路线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深化“小昆阿婆”品牌建设,放大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力量。这些建议精准回应了小昆村在销售渠道拓展、品牌效应提升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助力其打造成为“常虹”网红村。
此次为期三天的实践活动,让团队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是古村底蕴与时代活力的共生,是民生温度与发展深度的共振。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进建议落地,以青春智慧助力小昆村从“小而美”向“大样本”进阶,见证传统村落在共富征程中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