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向西,赴一场“芯”约!华科大青年探寻校企联培“芯”方案

  高校课堂如何衔接产业车间?人才培养怎样适配产业发展?带着这些校企协同育人的核心命题,7月21日至26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芯”社会实践队深入川渝地区多家高校、企业与研究所,以脚步丈量西部芯片产业热土,在产教融合一线探寻破题答案。
  
  川渝地区作为国家西部战略转移中的集成电路产业重要承载地,正加速构建完整产业链。
  实践队首站来到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聚焦“研究型大学服务地方产业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等核心议题展开交流。“企业导师制定实践标准,学校导师强化理论衔接,让学生‘在真实产线中完成从设计到验证的闭环’”,这种校企协同模式有效破解了“学校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痛点,有效做好人才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衔接。
  
  转战产业一线,实践队在多家企业见证国内芯片企业依托特色创新实现突围的生动实践,而不同领域的技术突破均指向明确的人才需求,这与校企联合培养目标高度契合。
  
  在成都奕成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洁净车间,技术人员介绍:“我们的特色封装方案能显著提升芯片性能,这背后需要既懂设计又通工艺的复合型人才。”重庆平伟实业首席科学家傅波博士谈到“校企存在互补需求,企业实践场景能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高校的理论研究能为产业创新提供支撑。”这些实践表明,校企联合需深度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强化跨环节技术能力的锻造。
  深入技术攻坚前沿,华大九天成都公司的国产EDA工具进阶之路让队员们印象深刻。面对这项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卡脖子”技术,国产EDA正加速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关键跨越,全力突破芯片设计领域的关键封锁。
  在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队员们系统了解我国光电技术从跟跑到部分领域领跑的发展历程,聆听科研前辈“十年磨一镜”的坚守与“从零突破”的攻坚故事,深刻感受科研工作者甘坐“冷板凳”、服务国家战略的奉献精神与科技报国担当。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芯”社会实践队自2018年成立以来,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累计组织900余名学生,深入调研行业需求与人才培养路径。
  
  “从校企共育人才、企业工艺突围到科研者攻坚‘卡脖子’技术,这些实践与坚守让我们明晰芯片人的使命。”队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将扎实钻研技术,为“中国芯”突围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黄宇 孟涵 眭秋怡
    发布时间:2025-08-0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深访红色热土,弘扬不朽长征魂
  •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校团委社团部党史学习实践团队于7月13日深入桂林市灌阳县,开展了一场以“沉浸式调研+深度化实践”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活
  • 08-02 关注:6
社会实践报告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