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寻脉方言,用童谣唤醒湖州乡音
暑期社会实践|寻脉方言,用童谣唤醒湖州乡音
六月的湖州,蝉鸣阵阵,暑气正盛。在这充满活力的时节,湖州学院设计学院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暑期实践活动 ——“寻脉方言”。6 月 25 日清晨,在简朴而庄重的出征仪式后,同学们携带着记录本、相机,满怀热忱地踏上了探寻湖州方言魅力的征程。
于公园中邂逅最纯正的湖州方言:6 月 29 日至 31 日,由林华铭与俞婧涵组成的采访小组穿梭于湖州的各大公园。白鱼潭公园的晨练老者、飞英公园的纳凉群众、莲花庄公园的亲子群体,均成为其采访对象。“老爷爷,您能否用湖州方言吟诵‘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这般亲切的问询,常能开启一段温馨的对话。众多受访者不仅热情地传授发音技巧,还分享了自己童年时期吟唱这些童谣的趣闻轶事。
当方言邂逅艺术,令老童谣焕发新生机:素材收集完毕后,实践团成员们对录制的方言童谣展开整理,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创作了一系列以童谣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他们以画笔重现童谣中的场景,还在画作上标注了方言的音标,最终制作成一本独具特色的方言绘本。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入领略了湖州方言的韵味,更使其深刻认识到方言保护的重要意义。那些在公园中记录的童谣、与居民交流时的会心微笑、在画布上重现的乡音,都成为了这个夏天最为珍贵的收获。
湖州学院设计学院的 “寻脉方言” 活动,不仅以艺术创新的方式对湖州方言文化进行了保护,更让青年学子成为了文化传承的使者。通过记录童谣、创作绘本,使渐趋消逝的乡音重焕生机,唤醒了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与珍视,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文化担当。
“寻脉方言”暑期社会实践团
(报道 编辑:林华铭 俞婧涵)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