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枫桥新韵 · 数字赋能治理未来

    来源:杭电“天天向上”社会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9-15    阅读:
  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金名片”,在乡村振兴进程中展现出独特魅力。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究“三治融合”理念在乡村治理中的落地实践,杭电“天天向上”社会实践团队立足基层一线,深入萧山区乡村,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和沉浸体验,全面了解数字赋能下,新时代枫桥经验“三治融合”治理模式的实施成效。
  
  一、走进基层:多维调研全面感知
  
  团队深入田野村居,与村委干部、综治专员和村民代表面对面交流,聆听乡村治理故事,感受数字赋能与“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图1新丰村村委访谈
  
  在新丰村,村委干部向团队介绍了自2021年起推行的“青年新丰积分考评制度”。村民参与志愿服务、出租房检查、环境整治等活动可获得积分,一次活动可兑换约30元,年底积分可统一兑换实物或食堂用餐。积分兑换覆盖本村居民及外来“新新丰人”,促进全民共治。干部指出:“村民通过积分系统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分数,也会因为不良事件被扣分,后台系统自动处理,保证公平透明。”
  
  新丰村的数字化建设不仅体现在积分制上,还延伸到公共服务与治理体系。村里开发的“小程序”可发布志愿活动、上报垃圾、安排互助任务,并与网格员管理联动,实现及时分派与问题跟进。议事厅、调解室和警务室等治理空间配合数字化系统运作,使民情双访会、保洁协调会等活动高效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明显减少。
  
  二、倾听民意:真实反馈映照成效
  
  为深入了解“三治融合”在基层的落实情况,团队深入萧山区11个乡村,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走访与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声音,收集一线反馈,全面掌握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乡村治理中的成效。
  
  图2团队在田间路上与垃圾回收人员交流
  
  在走访过程中,团队成员在田间路上与垃圾回收人员攀谈,了解到智能垃圾分类的运行机制。垃圾回收员介绍道:“我们村早晚收两次垃圾,村民都很自觉,既方便又高效。”他还补充说,村子实行‘四定一撤’,每个垃圾桶都有二维码,扫描后能自动记录垃圾重量并计入积分。
  
  图3与村委干部交流
  
  通过问卷和访谈,团队深入了解了村民的数字化治理认知、参与及满意度。调研发现,积分制、数字化治理和乡贤调解等举措,让村民更愿意参与治理,也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变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并对乡村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三、沉浸体验:实践感悟融入服务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不仅停留在“看”和“问”,更主动参与到村庄的日常治理中,积分制作为撬动村民参与的关键支点,给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萧山区积分制治理的创新典范,昇光村特别注重将德治理念融入积分体系,不仅奖励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美德行为,还将违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行为纳入扣分范围,真正实现了用"积分账本"记录文明足迹,以"数字治理"涵养乡风民风。
  
  图4昇光村讲解员介绍“微信治村”等数字化治理模式
  
  此外,团队还体验了“微信治村”模式,村民只需关注村级微信公众号,便可实时了解村务动态、财务公开、宅基地审批等事项,实现“码上知、码上办”。线上“枫桥式检察e站”和线下“娘家人”调解品牌相辅相成,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真正落地。
  
  图5了解宣传栏内容与积分规则
  
  团队了解到,宣传上线上线下联动,通过微信公众号解读、文化墙绘制、乡贤宣讲等形式入脑入心,昇光村还将遵守情况与积分制、评优评先挂钩,以“软约束”涵养文明乡风,让村规民约成为德治教化的鲜活教材。
  
  结语:
  
  此次萧山之行,“天天向上”团队深切感悟新时代枫桥经验在“三治融合”中的生动实践:积分制激发自治活力,微信治村畅通服务末梢,多元调解夯实和谐根基。团队将以青春实干,把枫桥智慧融入乡村肌理,书写振兴新篇。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报告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