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千年铁佛寺的“守”与“盼”——山西高平文保员一家口述实录

    来源:“护千年铁佛,续三晋文脉”暑期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5-09-17    阅读:
  “只要佛像还在,我们就会守下去。”7月25日,山西高平市铁佛寺旁的王奶奶家,文保员——王奶奶的女儿接受“护千年铁佛,续三晋文脉”暑期实践团队采访,讲述一家人参与铁佛寺保护的真实经历。
  
  铁佛寺位于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寺名源于曾有一尊两米左右、与人等高的纯铁佛像。1958年大炼钢铁,铁佛被熔,事件经王奶奶女儿口述证实:“我奶奶当年亲眼所见,口口相传至今。”如今该殿设为监控区,铁佛空留台座痕迹。
  
  谈及当下最大困难,文保员用“三缺”概括:缺技术、缺原料、缺人员。她介绍,国家虽已拨款,但泥塑修复仍无法启动,“清华美院曾来做数字扫描,可距离真正修缮还很遥远”。主要障碍在于宋代彩塑原料配方失传,“现代颜料不到百年就掉色,古代却能保持千年”。多名文物专家建议先试点修复手指等小部位,却发现“原用黄泥与现在能买到的泥土差异大,衔接处极易开裂”。
  
  安防方面,一家人经历了“无设备”到“全覆盖”的漫长过程。文保员回忆,八十年代尚未安装红外线监控前,偷盗频发,“一晚,盗贼在外墙钻洞进殿,用老虎钳拧住门栓,把我们反锁在屋里。当时没有电话,报警无门”。直至一次重大被盗事件后,省里远程监控、市里专职人员、公安部门陆续介入,“防盗才算解决”。
  
  日常保护工作具体而琐碎:登记、打扫、查看监控、检查消防,“能做的事我们都做”。最痛心的意外发生在屋顶漏雨,“一场大雨把佛像淋坏,一尊佛头直接倒塌,后被文保部门收存,等待修复”。
  
  对于铁佛寺的未来,文保员全家最大的期盼是“早日修好”,并希望在严格保护前提下,依托古寺发展旅游,“让村里富起来,也让更多人知道铁佛寺”。她同时呼吁,尽快引进专业修复力量,解决技术与原料难题,“哪怕先修一根手指,也是希望”。
  
  采访结束时,实践团队获悉,铁佛寺修缮资金已获国家拨款,但技术人员与适配原料仍待落实。千年泥塑能否在科学保护中重获新生,仍有待时间与多方合力给出答案。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报告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