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田野行:长江师范学院外院学子深耕巴山夜雨庄园
2024年7月8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温柔地拂过大地,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参加本次活动的事长江师范学院的“钩深索隐”实践团,其中的乡村振兴组,由一群满怀激情与理想的青年学子组成,他们带着对乡村的热爱与对知识的渴望,踏上了前往松柏村巴山夜雨庄园的征途。早上7点40分,随着集合号角的吹响,团队成员们准时在学校南门集合,整齐划一地乘坐公交车,向着目标地进发。
松柏村巴山夜雨庄园,一个充满田园诗意与乡村风情的地方,成为了长江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钩深索隐”实践团的实践基地。这里不仅有广袤的田野,还有郁郁葱葱的植被,以及亟待耕耘的土地。在庄园负责人的热情接待下,乡村振兴组的成员们迅速进入角色,领取了除草所需的镰刀、手套等工具,准备开始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实践。

随着负责人的一声令下,团队成员们纷纷踏入田间小道,向指定区域进发。初入田野,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绿油油的稻田与随风摇曳的杂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然而,面对这看似简单的除草任务,他们很快便体会到了其中的不易。杂草生长得异常茂盛,根系发达,需要耐心细致地一根根拔除。在负责人的悉心指导下,大家逐渐掌握了除草的技巧,从最初的生疏到后来的熟练,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努力。

在除草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拔除杂草,有的负责清理田埂,还有的负责收集杂草并统一处理。他们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将一片片杂草丛生的田地变得干净整洁。虽然工作艰辛,但大家却乐在其中,享受着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满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成员们的衣服被汗水浸透,脸颊上挂满了汗珠,但他们依然坚持在田间劳作。中场休息时,大家站在一起喝水的同时也分享着彼此的感受与收获。有人感慨道:“原来农业生产是如此不易,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农民的辛勤汗水。”也有人表示:“这次实践让我更加珍惜粮食,更加尊重农民的劳动成果。”

除了用物理方法除草之外,乡村振兴组的成员们还积极参与了洒药除草工作。他们亲身体验了农业生产的多个环节,对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参与农事活动的过程中,他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农业知识,还结交了许多淳朴善良的乡村朋友,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和宝贵的经验。
夕阳西下,一天的实践活动圆满结束。团队成员们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返回学校。虽然身体疲惫不堪,但他们的内心却充满了成就感与自豪感。他们深知,自己的每一分努力都是对乡村振兴事业的贡献与支持。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努力学习与实践,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通讯员 米琪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