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组建实践团,团队一行六人走进扬州市宝应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此次实践旨在通过教育科普、实地调研、技术帮扶等多种形式,为宝应县的乡村振兴贡献南农力量。与此同时,宝应县还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形成了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和文化项目,如汜水镇的人民公园与规划馆、射阳湖村的荷风—荷藕展示馆、东升喜园采摘园、广洋湖镇的葡萄产业园与大闸蟹......这些为实践团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


根据学院的专业特色和优势,结合扬州市宝应县的实际情况,确定“食遇非遗,潮流新文化”主题,并制定目标,旨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提升专业能力、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了解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对扬州市宝应县的特色美食与非遗文化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汜水镇的胡家长鱼面,爽滑劲道的面条,紧实细腻的长鱼,浓郁醇厚的汤汁恰到好处地将二者的滋味完美融合。用一碗碗浓郁美味的长鱼面唤醒每一位旅客对氾水镇的流连忘返之情,更让每一位氾水镇人民以它为骄傲为自豪。


广洋湖镇作为阳澄湖大闸蟹的供应地。养殖的大闸蟹具有生长快、色泽美观、规格大、营养丰富和味道鲜美的优点。其蟹肉肥美鲜嫩,蟹膏塞满蟹壳,咀嚼起来富有韧性,因此也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蟹”。

东升喜园采摘园内的有机西瓜和番茄作为宝应县的特色有机水果,深受市场欢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实践团成员亦亲身体验到了当地特色食品的魅力。


不仅如此,实践团还参观了广洋湖镇的著名非遗文化——版画,作为一种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其主要技艺是在版面上刻画或制作图案,然后通过印刷的方式将图案转印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版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促进了国家、地区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

同时还有当地特色的非遗文化——草编技艺,以草鞋文化最为出众展示了中华民族一环又一环的团结与坚不可摧,如今它又寄予了新的文化内涵——环保和资源的再利用。梁书记也在实践过程中提到:“非遗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标志,广洋湖民歌、民谣、民间舞蹈和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均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资源”。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希望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对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的认知。此次考察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使命的召唤,团队成员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结合现代科技手段,为地方经济的繁荣与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