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安师大音乐学院实践团队跨越千里来到潍坊七弦琴院,探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城派古琴的当代传承密码,用镜头记录下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的鲜活回响。
潍坊,作为诸城派古琴的重要传承地,承载着百年琴脉的深厚底蕴。实践团队的探访从清晨的城市景致开始,镜头缓缓聚焦于七弦琴院古色古香的门头上,“七弦琴院”四字牌匾在晨光中愈发庄重。步入院内,悬挂的古琴、袅袅升起的香炉青烟、墙上脉络清晰的诸城派谱系图,无不散发着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在诸城派古琴艺术的探索之旅中,队员们欣赏了赵院长亲自演奏的诸城派代表曲目《平沙落雁》。让团队成员们深刻领略到了诸城派古琴的刚柔并济、含蓄深沉。随后,在老师们的的悉心指导下,团队成员们学习了诸城派古琴的基础指法“勾”和“挑”,并亲自尝试弹奏,体验到了古琴演奏的奥妙与乐趣。在实践活动中,队员们集体习奏了经典曲目《沧海一声笑》。

【赵院长演奏诸城派代表曲目《平沙落雁》 赵青云拍摄】

【安师大音乐学院学生同老师一同演奏《沧海一声笑》 孙亦轩拍摄】
在与琴院院长的对话中,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诸城派古琴的“山东气象”。院长结合王既甫、王心源等先贤的贡献,详细阐释了这一琴派的艺术特质,并现场演示了诸城派标志性指法,让学生们直观感受诸城派的独特魅力。诸城派古琴它不仅面对于诸城,而是整面向于整个北方,他虽然是一个家族性的传承,但是影响的是整个山东,更是整个北方古琴的代表。在地理因素上,山东倚靠雄壮的泰山与辽阔的渤海、北海。其次,山东是儒家的发源地,儒家中正平和谦谦君子的思想对山东人影响至深。故音乐方面,诸城派古琴及具有地方特色。院长在和我们娓娓道来时脸上洋溢的自信和沉稳,瞬间让我们感受到那股独特的“山东力量”
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交汇点上,古琴艺术的传承与琴院的运营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课题。赵院长向我们分享了在坚持传承诸城派古琴艺术的同时,也分享了如何平衡琴院运营成本的挑战与思考。院长指出,古琴艺术的传承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更是一种使命的担当。然而,在现实中,琴院的运营面临着诸多困难。大部分学生是老年人,这不仅影响了琴院的活力,也使得琴院在盈利方面难以实现平衡。
琴院主要以传承为目的,而非盈利,这使得在经济压力下维持运营变得尤为艰难。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琴院开始尝试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希望通过这些渠道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让古琴艺术焕发新的生命力。
探访最后,安师大音乐学院实践团队与琴院众人琴院合影。保护非遗不靠守旧,而在创新,让古老琴心拨动时代新声。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赴山东省两市非遗诸城派古琴艺术调研团队与潍坊七弦琴院老师们合影 孙亦轩拍摄】
此次实践探访,不仅让大学生们深入了解了诸城派古琴的历史与现状,更展现了这一国家级非遗在当代的活力与传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