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山东大学笃学尚行社会实践队的栾佳慧同学在济南市历城区新园社区活动室内开展了一场专为社区少年儿童量身打造的创伤救护知识普及讲座,将“创伤发生时如何自救互救”这门至关重要的生命技能,生动地传授给了在场的小小听众。
一、化知识为铠甲:系统学习筑牢安全防线
讲座内容设计紧密贴合儿童认知特点与实际需求。栾佳慧同学首先从“创伤救护”的基础概念切入,清晰阐释了日常生活中常见意外创伤(如擦伤、切割伤、挫伤)的具体表现,帮助孩子们建立初步识别能力。理论铺垫后,课程迅速转入实用技能核心环节——创伤包扎技术。栾佳慧同学以循序渐进的演示,详细教授了环形包扎、螺旋包扎、八字包扎、回返包扎四种关键包扎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在相互之间练习与志愿者的指导下,小朋友们能基本掌握包扎技能,明确急救原则。针对儿童活动频繁中更易遭遇的骨骼关节问题,讲座特别设置了骨折与扭伤应急处置模块。栾佳慧同学不仅讲解了识别疑似骨折(如剧烈疼痛、畸形、异常活动)和扭伤(肿胀、压痛、活动受限)的要点,更着重传授了利用现场可获取材料(如杂志、硬纸板、围巾、三角巾)进行临时固定的关键技巧,强调制动原则对防止二次伤害的核心重要性。
二、播撒种子,点亮守护之光
本次培训的意义远超技能传授本身。对参与儿童而言,这是一次深刻的安全启蒙与能力赋权。通过学习识别风险、掌握基础的应急止血包扎与固定方法,孩子们在突发意外面前不再仅仅是手足无措的受害者,而可能成为第一时间为自己或小伙伴提供关键初步救助的“小卫士”。这种能力的获得,显著提升了他们在危险环境中的处理能力,为健康成长增添了一道切实的防护屏障。
新园社区此次儿童创伤救护讲座,将专业救护知识转化为孩子们触手可及的生命守护技能。它像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其激发的安全涟漪,正从一个个小小的受训者身上扩散开来,悄然编织着一张更坚固的社区安全防护网,守护着朝阳般的生命,照亮着文明互助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