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普语搭桥传医道 云岭乡音共振兴——江西中医药大学“青仁知行”实践队会泽推普纪实

  
  7月14日至20日,江西中医药大学“青仁知行”社会实践队循着“红医语脉·普润乡邻”的初心,将推普舞台搬到了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在这片乌蒙山深处的土地上,团队针对山区农民、乡村教师、乡镇干部、集市商户、彝族儿童等不同群体,用分层教学、双语记录、笔墨启蒙等方式,让普通话与中医智慧在会泽的梯田与村落间生根发芽。
  基地深耕:乌蒙山下的分层语言课堂
  “‘当归’的‘当’读dāng,不是‘dàng’,记不住就跟着念:‘会泽当归香,dāng音要记牢,抓药说对名,药效跑不了’!”在云南会泽县的村寨里,实践队员庞青宇举着当地盛产的当归药材,正给围坐的村民们上一堂生动的“药材读音课”。
  针对不同群体,实践队的教学各有侧重:为山区农民发放普通话宣传手册,重点纠正“党参”“桔梗”等本地药材的读音;帮乡村教师梳理方言与普通话的表述差异,比如方言里的“干饭”对应普通话“吃饭”;教集市商户用普通话介绍“薄荷糖”“枸杞茶”等特产,助力拓宽销路。
  62岁的彝族村医沙大叔翻着标注彝汉双语的笔记本笑:“以前城里医生问‘哪里不舒服’,我说‘肚子搅’,他总不懂,现在知道是‘腹痛’,还学会了绕口令记,太管用咯!”    
  调研升级:梯田边的数据与影像图谱
  
“您说的‘心口辣’,普通话叫‘胃脘灼痛’,扫这个二维码填问卷,里面还有更多彝汉对照词呢!”在会泽县的村寨里,三下乡队员们的手机屏幕亮成一片——他们正手把手教村民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一边耐心记录着“肚子搅”对应“腹痛”、“膝盖骨”说成“波萝盖”这类方言与普通话的病症表述差异。
  与此同时,队员们穿梭在会泽的梯田与村落间。镜头里,有彝族大叔先用彝语说“拉肚”再切换普通话讲“腹泻”的对照视频,有集市商户笑着演示“我这孩子在‘睡觉’,不是在睡诺诺”的场景,更记录下调研途中的白雾村古街、大海草山风光,以及队员与乡镇干部交流推普需求的画面。“这些影像里,有会泽的乡音,更有乡村振兴的语言密码。”负责拍摄的队员们擦着镜头上的高原尘土说。    
  课堂焕彩:笔墨间的语言启蒙
  “‘枸杞’的‘枸’,木字旁加‘句’,笔顺要先横后竖……”在会泽县乐业镇乡村小学,队员们正手把手教彝族孩子们写中草药诗句。活动在每个乡镇选10名孩子,指导他们用规范字书写“会泽党参好,明目有枸杞”等诗句,最终选出6幅作品在镇文化站展出。
  课堂上,绕口令成了最受欢迎的环节。“‘四是四,十是十’,跟着节奏念,舌头就灵活啦!”彝族小姑娘阿果举着自己写的诗句,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我要教阿爸‘黄芪’读‘huángqí’,不读‘huángshì’!”    
  从随访调查到药材课堂,从梯田边的二维码问卷到小学教室的笔墨书香,会泽的乡音与普通话在互动中共鸣。车窗外,会泽的梯田一层层铺到远处,和队员们来时看到的一样。只是这回去,乡镇的不少人,说起药材名、病症时,嘴里的词儿,比一周前多了些普通话的调子。正如村民们所说:“会泽多民族聚居,方言差异大,推普不仅是沟通桥梁,更是让山里的药材、文化走出去的‘金钥匙’——这把钥匙,队员们送到了乡亲们手里。”
    作者:曾舒丛 邬若兰    来源:江西中医药大学“青仁知行”社会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7-24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且听风茗”绘地派 —— 广外青年学子助力惠州地派镇产业文化振
  • 寻味非遗韵,探秘果园香
  • 寻味非遗韵,探秘果园香
  • 2025年7月15日,甘肃医学院“红心医梦,情暖乡泽”实践团走进宁县,一头扎进宁县文化馆触摸非遗传承的温度,一脚迈入宁县苹果生产调度
  • 07-24 关注:8
  • 普语搭桥传医道 云岭乡音共振兴——江西中医药大学“青仁知行”实
  • 石榴籽聚阿坝情 格桑花映非遗路
  • 石榴籽聚阿坝情 格桑花映非遗路
  • 2025年7月13日至19日,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榴火照红团结路,春风诊绿健康图”实践队深入四川阿坝州四洼乡开展社会实践。
  • 07-24 关注:4
  • 探寻红色印记,传承淮北革命精神
  • 探寻红色印记,传承淮北革命精神
  • 2025年7月15日,淮北师范大学“点亮八皖”实践团走进淮北市博物馆开展红色实践活动,团队提前备好资料和调研问题,在馆内红色展区通过
  • 07-24 关注:4
  • 筑践行青春担当 共筑安全屏障,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暑假平安
  • 华南师范大学“向客之音”突击队 将客家“老”故事唱出“新”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