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时代浪潮中,为深化青春志愿服务对社会关爱的传递,传承弘扬尊老爱老敬老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近日,社会主义青岛科技大学“情暖桑榆”敬老服务先锋队奔赴青岛市敬老院,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敬老服务活动,为老人们送去了温暖与关怀,为院内老人送去满溢的关怀与陪伴,让青春温度在敬老院里缓流淌,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担当。
才艺传温情,互动之中满载陪伴
本活动开场,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才艺表演。合唱《南泥湾》《歌唱祖国》等经典曲目时,熟悉的旋律瞬间点燃了现场——王奶奶跟着节奏轻轻摇晃身体,85岁的陈爷爷更是挺直腰板,用带着岁月痕迹的嗓音加入合唱,眼神里满是怀念。随后的二胡独奏《赛马》节奏明快,引得老人们阵阵鼓掌;朗诵《老有老的骄傲》则道出了老年人的人生智慧,不少老人听得眼眶湿润,轻声附和“说得真好”。表演结束后,互动环节正式展开。志愿者先带领大家做“健脑手指操”,从简单的“数指配对”到稍复杂的“手指交叉”,一步步耐心指导。李爷爷学得最快,还当起了“小老师”,帮旁边行动不便的张奶奶调整手势,两人相视一笑,场面格外暖心。接着的集体绘画环节中,志愿者铺开大幅画布,老人们或用蜡笔涂画夕阳,或蘸颜料点染花草,78岁的赵奶奶指着自己画的牵牛花说:“好久没动笔了,今天手都不抖了!”志愿者们则在一旁帮忙递工具、补色,画布上渐渐铺满了五彩斑斓的图案,也铺满了欢声笑语。活动接近尾声时,老人们拉着志愿者的手再三叮嘱:“下次还来教我们唱歌画画啊!”此次活动不仅通过才艺表演唤起了老人们的美好记忆,更以互动形式让他们感受到了参与的快乐,真正实现了“陪伴”与“共鸣”的双向温暖。
洁净环境,细微之处践行关怀
在本次服务活动中,队员们秉持务实作风,聚焦改善老人居住环境,分组行动对敬老院内的老人居室及公共区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清洁整理。队员们认真清理居住空间,细致擦拭家具、门窗表面灰尘,清扫地面卫生。针对卫生间、洗漱台等区域,重点清除卫生死角,确保环境整洁。在整理过程中,队员们耐心协助老人归置个人物品,优化生活空间布局,提升居住便利性与有序性。对于公共活动区域的桌椅设施,也进行了全面擦洗维护。
考虑到部分老人的实际需求,队员主动为行动不便者提供衣物清洗、被褥晾晒等具体生活协助。队员们尤其注重对窗户玻璃的彻底清洁,拂去积尘,让更多自然光线无障碍地洒入室内,显著提升了房间的通透感和明亮度。这不仅使老人们阅读报刊、做手工等日常活动更为便利舒适,也减少了因光线不足带来的不便,更为他们的生活空间注入了更多活力与暖意,有助于营造更为积极愉悦的生活氛围。
此次环境清洁工作,队员们以细致入微的服务,切实解决了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部分环境卫生问题,有效改善了其居住条件,于细微处体现了青年志愿者对长者生活的切实关注与务实帮扶。
温情陪伴,光影之中重温岁月
在本次互动活动中,队员们带着耐心与热忱,聚焦与老人共忆往昔岁月,围坐一起与老人们共同翻阅一本本承载时光的老照片,展开了一场温馨的记忆之旅。
队员们轻轻抚过泛黄的照片,仔细聆听老人们的讲述,时而轻声询问照片背后的故事,时而被有趣的过往逗笑。从黑白影像里的青春模样,到家庭聚会时的热闹场景,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队员们认真倾听着老人们回忆过去的工作点滴、生活趣事,用专注的眼神和温暖的回应,鼓励他们分享藏在时光里的珍贵记忆。
考虑到部分老人视力不佳,队员主动为他们逐字念出照片背后的标注,调整照片角度以便清晰观看;对那些情绪激动的老人,轻轻拍着他们的肩膀给予安慰。老人们在讲述中,眼神里闪烁着光芒,仿佛回到了当年的美好时光,队员们也在这一来一往的互动中,感受到了岁月的厚重与生命的力量。
此次翻阅老照片的活动,队员们以真诚的陪伴,为老人们搭建了一个重温过往的平台,让他们在回忆中收获了快乐与满足,于温情互动中传递了青年志愿者对长者精神世界的关怀与敬意。
墨香传祝福,笔墨之间浸润敬老情
志愿者们提前精心准备,携带毛笔、宣纸、朱砂红纸等工具,在大厅摆开“书法工坊”,墨香瞬间弥漫整个空间。
活动中,队员挥毫泼墨书写“福寿康宁”“岁岁平安”等吉祥语句,苍劲有力的笔锋引得老人们连连称赞。随后,志愿者们一对一陪伴老人创作,手把手教老人们写“福”字。患有帕金森的李奶奶在志愿者耐心引导下,完成了人生第一幅“寿”字作品,激动地直夸“孩子们真贴心”。现场欢声笑语不断,银发与青春在笔尖交织成动人的画卷。实践小队还策划了“心愿书法墙”环节,邀请老人用毛笔写下新年愿望——“希望儿女常回家”“愿身体硬朗”,志愿者将这些心愿制成书法卷轴,精心装裱后赠予老人留念。活动尾声,敬老院走廊挂满书法作品,老人们的房间也贴上了专属祝福。
此次“情暖桑榆”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不仅给老人们送去陪伴与关怀,缓解孤独感,也让学生在沟通交流中提升耐心与共情力,将专业知识融入生活场景加深理解。
活动传递了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爱,弘扬公益精神。后续我们也将继续培育特色实践项目,推动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品牌化。发挥财务管理等专业优势,深化实践育人,强化校地合作,共建共享实践成果,让更多学生在服务社会中成长,为老年群体送去更多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