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南通大学:赤诚印记启航,莫文隋风同行

 7 月 28 日,南通大学“聚彩育苗”志愿服务队赴南通市崇川区学堂桥社区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赤诚印记启航,莫文隋风同行”主题活动。活动通过沉浸式参观体验与互动式精神宣讲,为小学生们开启了一扇感知党的光辉历程、理解“八一”军魂、体悟“莫文隋”大爱的精神之窗,在童稚心田播撒下信仰与奉献的种子。
党徽闪耀处,童心种下信仰花
活动伊始,在志愿者们的引领下,小学生们步入庄严的“党屋”。珍贵的史料图片、生动的历史场景再现,将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娓娓道来。小朋友的目光流连于“历史长廊”,在一件件展品前驻足凝望。在“峥嵘岁月”展区,孩子们凝听志愿者讲述南湖红船的启航、长征路上的艰辛;在“建设年代”长廊,他们惊叹于先辈们筚路蓝缕的奋斗奇迹;当走到“新时代篇章”展板前,孩子们兴奋地指认着熟悉的科技成就与大国重器。信仰的星火,在指尖的触碰与心灵的叩问中悄然点燃。
党建活动室内,大学生志愿者们化身“精神解码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精神对话”,用孩子们听得懂的语言、感兴趣的故事,深情解读“八一精神”与“莫文隋精神”的时代交响。
 
图为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参观  斗改吉供图
“八一”篇章:军魂如炬,照亮前行路。
借助生动的动画短片和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志愿者将时间拉回1927年8月1日那个烽火硝烟的黎明——南昌城头的枪声划破长空。他们讲述了革命先辈们如何在白色恐怖中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毅然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
讲解不仅阐释了伟大“八一精神”的核心内涵,更深刻解读了人民军队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入血脉的特质:“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作风优良”是保证。从“八一”军旗的诞生,到中国军史上的八个一,那一张张飘扬的红旗,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八一精神”不仅是历史的回响,更是熔铸一代代军人灵魂、支撑起守护今日国家和平安宁的钢铁力量。
“莫文隋”篇章:微光成炬,大爱润无声。
当话题转向身边的榜样——“莫文隋”,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志愿者讲述了那个化名“莫文隋”(“莫问谁”的谐音)的南通大学退休老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匿名资助贫困学子,直至生命最后一刻的感人事迹。“他像一位隐形的守护者,用默默无闻的爱,点亮了无数寒门学子的希望之光。”
图为志愿者向小朋友介绍莫文隋精神 张晓露供图
志愿者强调,“莫文隋”早已超越个体,升华为南通大学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符号,代表着“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凡人善举、汇爱成海”的崇高境界。志愿者还鼓励孩子们分享身边看到的“小莫文隋”故事,将此精神具象化、生活化。一位小男孩积极的讲诉了一位和蔼的阿姨,在他遇到支付困难时,直接慷慨的将饮料赠送给他——做好事不一定要惊天动地,默默帮助别人就是‘莫文隋’!
此次“赤诚印记启航,莫文隋风同行”社会实践活动,是南通大学学子积极投身实践育人、服务社会的生动缩影。它巧妙运用“大手牵小手”的互动模式,将宏大的党史教育、深刻的革命精神、感人的志愿故事,化作涓涓细流,滋润着少年儿童的心田。这堂行走在党建中心里的“大思政课”,为孩子们的人生系好了第一粒红色的扣子,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了坚实而温暖的青春力量。在未来,南通大学“聚彩育苗”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让“莫文隋”精神在服务社会中代代相传。(通讯员 吴语涵 路瑶)
 
图为参与人员合影  张晓露供图
    来源:南通大学“聚彩育苗”志愿服务队
    发布时间:2025-08-02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