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传递希望 青春点亮会泽
蝉鸣织就盛夏的序曲,阳光把山路晒得滚烫。7 月 9 日至 21 日,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数学文化科普团的志愿者们背上行囊,带着满箱的教具与滚烫的热忱,奔赴曲靖市会泽县钟屏街道泽兴社区与红石岩社区。为了让乡村孩子们的假期挣脱课堂的藩篱,在故事、色彩与欢笑中触摸更广阔的世界,志愿者们精心筹备了一系列课程,让知识像山间的溪流,悄悄浸润童心,让成长如夏夜的星星,慢慢亮起来。
故事分享启思,文化交流相融
“故事分享会”上,孩子们围坐一团。志愿者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有趣的故事,有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有发人深省的励志故事,还有充满地域特色的家乡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爆发出欢快的笑声和惊叹声。从会泽本地的民间传说到远方的励志故事,志愿者们像播撒种子的人,把不同文化的片段种进孩子们的心田。交流的火花在笑声中跳荡,成了盛夏里最动人的旋律。
手工折纸寄情,创意指尖绽放
手工课上,“折纸”成为孩子们发挥创意的舞台。一张张彩纸在他们手中翻转、折叠,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千纸鹤、活泼可爱的小兔子、精致小巧的纸船便诞生了。孩子们专注的神情令人动容,每一个折痕都饱含着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那些栩栩如生的纸艺,不仅是手作的成果,更是孩子们心里“我能做到”的自信在绽放。
自然艺术结合,树叶绘就梦想
在“用树叶进行绘画”的课堂上,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收集形态各异的树叶。回到教室后,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用彩笔、颜料为树叶添上独特的色彩和图案,有的将树叶变成了翩翩起舞的蝴蝶,有的绘制成了茂密的森林。一片片平凡的树叶在孩子们的创作下,成为了承载梦想与创意的艺术品,让孩子们领略到自然与艺术融合的奇妙之美。
家乡印象描绘,热爱之情满溢
“画我的家乡”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表达对家乡热爱的机会。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出家乡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特色建筑,色彩鲜艳的画作中,饱含着对家乡深深的眷恋。孩子们一边画,一边分享家乡的趣事和特色,让彼此更加了解这片养育自己的土地,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
阅读点亮心灵,知识滋养成长
“阅读课”上,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沉浸在书籍的世界里。从趣味十足的绘本到寓意深刻的经典文学作品,大家共同朗读、分享感悟。志愿者耐心引导孩子们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在知识的海洋中,孩子们的思维得到拓展,心灵得到滋养。书本打开的不仅是知识的门,更是孩子们对 “远方” 的想象。
运动点燃激情,活力洒满操场
“童趣旋风运动趴”和“休闲运动”时间,操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和孩子们奔跑的身影。跳绳、踢毽子、接力赛跑等趣味运动项目让孩子们尽情释放活力,孩子们在运动中不但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志愿者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与孩子们一起享受运动的快乐,营造出充满活力与欢乐的氛围 。
艺术创作无限,纸盘涂鸦生花
“在纸盘上绘画”课程中,普普通通的纸盘摇身一变成为孩子们创作的画布。孩子们用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构思,在纸盘上绘制出各种奇妙的图案,有梦幻的星空、可爱的动物、美丽的花朵。纸盘画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绘画技巧,还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展现出孩子们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无限的创造力 。
歌舞律动飞扬,艺术素养提升
“学手势舞”“舞蹈”和“唱歌”课程,让艺术的氛围弥漫在校园。志愿者们耐心地教孩子们舞蹈动作和唱歌技巧,孩子们认真学习,一招一式、一音一调都有模有样。他们用灵动的舞姿和甜美的歌声表达着内心的快乐,在艺术的熏陶下,提升了艺术素养,展现出自信与活力 。
粘土扭扭奇妙,手工世界多彩
“粘土乐园”和“扭扭棒”课程充满了惊喜与创意。在粘土乐园里,孩子们将彩色粘土塑造成各种有趣的造型,有美味的食物、逼真的人物、奇幻的场景;扭扭棒在孩子们手中也变成了形态各异的作品,如漂亮的花朵、可爱的小动物。这些手工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这些小小的手作,藏着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也藏着 “创造” 带来的满满成就感。
此次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为会泽的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快乐学习、全面成长的平台。志愿者们用爱心与热情,点燃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陪伴他们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暑期。那些故事里的勇气、画笔里的热爱、歌声里的快乐,会像种子一样,在孩子们心里慢慢长大。“多彩假期,快乐成长” 从来不是口号,而是蝉鸣里的约定,是童心间的绽放,是这个夏天最珍贵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