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光催碳循先锋队开展工厂二氧化碳废气处理方式前中期调研
近日,广西师范大学光催碳循先锋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聚焦工厂二氧化碳废气处理难题,以光催化技术为切入点,在多地推进前期调研与准备工作,收获阶段性成果,为后续实践筑牢基础。经查阅文献并由团队成员讨论,考虑到广西、甘肃、山东等省份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环境条件上差异显著,最终选定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河湾村、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长安工业区、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木石镇的工厂,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调研样本。多样本覆盖,确保后续结果兼具代表性与全面性,为探索普适性废气处理方案奠定基础。团队队长创新性引入光催化技术处理二氧化碳废气,团队以化学专业学生为核心,发挥科研优势,自主研发光催化及一体化装置,尝试将其应用于工业废气治理。过程中,团队成员跨环保、能源、材料等领域协作,整合多学科资源,构建协同创新模式,力求为工厂打造高效环保的空气质量管控与碳减排方案,以科技力量驱动绿色发展。
2025年7月起,团队有序开展工作:前期通过线下会议,集思广益制定安全预案,设计线上问卷与线下访谈提纲,明确任务分工。针对工厂员工与普通大众,分别设计差异化访谈稿——面向员工聚焦碳排放认知、减排困境与技术推广;面向大众侧重工厂排放印象、现有措施评价及对新方案看法。进入中期,团队双线并行:一方面,通过院校官Q等媒介发布宣传内容,向高校学生群体投放问卷,收集家乡工厂碳排放情况,挖掘各方需求;另一方面,基于碳排放现状调研,剖析减排难点,结合自创光催化剂一体化设备,开展实地访谈,借与公众深度交流,普及技术创新性与减排重要性,提升社会参与度。尽管团队以大学生为主,能力与项目规模有限,但成员热忱不减,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强化社会责任感。此次前中期实践,不仅是技术探索,更是当代大学生对社会责任的积极回应。团队期待以行动为工厂碳减排添砖加瓦,用知识与实践助力国家可持续发展,绘就美丽中国绿色画卷。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光催碳循先锋队 文/张凯 陈思语 魏宪骏 摄/魏宪骏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