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窑洞灯辉铸初心,青春砺志启新程

在新时代传承红色血脉、筑牢信仰根基的壮阔征程中,革命圣地延安,这座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光辉岁月的精神灯塔,始终是滋养初心、汲取力量的源泉。为探寻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群众路线的实践真谛,8月19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马七班实践队怀揣着崇高的敬仰与求索的渴望,奔赴陕西省延安市杨家岭革命旧址,开展了深度学习考察活动。队员们行走于历史的褶皱之间,聆听岁月的厚重回响,在每一孔窑洞、每一件文物、每一寸土地上触摸先辈们滚烫的初心,砥砺自身奋进的信念,力求将历史的养分转化为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的澎湃动能。
身临黄土深处悟信仰,心驰岁月长河听回响
“用脚步丈量革命圣地,用眼睛发现历史印记,用耳朵倾听岁月回响,用内心感应信仰力量”,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践队员们此行的真实写照。青马七班实践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悟深度融合,追求“零距离”接触带来的精神升华。杨家岭,这片曾见证中国革命关键转折的土地,以其特有的历史厚重感,迎接了这群新时代的求知者。
在承载着历史荣光的中央大礼堂,七大会场的陈设历经岁月,依然保持着庄严与神圣。斑驳的木椅无言地诉说着过往,实践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围坐其间。讲解员深情而详尽的讲述,将那个“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的宏大场景重现眼前。队员们不仅了解了会议筹备的艰辛、代表们汇聚的盛况,更深刻领会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被正式确立的伟大历史意义。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成果,更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引领中国革命走向最终胜利的思想旗帜。礼堂内仿佛回荡着当年的掌声与宣言,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那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时刻所凝聚的磅礴力量。
移步至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简朴的窑洞旧居,强烈精神震撼扑面而来。低矮的窑洞、简陋的陈设:一张土炕、一张旧书桌、一盏煤油灯……构成了领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所”。在这里,没有奢华的享受,只有艰苦的奋斗;没有个人的安逸,只有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殚精竭虑。煤油灯下,领袖们彻夜笔耕,写下指引中国革命航向的光辉著作;土炕之上,他们与农民、战士促膝长谈,倾听最基层的声音。每一件朴素的物件,都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的生动注脚;窑洞内的一桌一椅,都无声地承载着“为人民服务”这一赤子初心的千钧重量。历史不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它从书本跃入眼前,变得可触可感。队员们情不自禁地伸出手,轻轻触摸着粗糙的黄土墙壁,指尖传来的不仅是泥土的质感,更是一种穿越时空依然滚烫的信仰温度。
叩问历史经纬承基因,直面未来浪潮赋新义
学习不止于“看”,更在于“思”与“悟”,在于思想的深度碰撞与理论的通透见解。杨家岭之行,实践队将其定位为一场深刻的现场研学,以“延安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与群众路线的光辉实践”为核心议题,将杨家岭这片孕育了伟大精神的沃土,变成了思想交锋、理论深化的生动课堂。
实地考察学习结束后,队员们围坐一圈,结合查阅的历史资料以及自身的思考,围绕“延安精神的深刻内涵与当代核心价值”以及“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红色血脉、担当复兴重任”两大主题,展开了真诚而富有深度的思想碰撞。实践队员王辉在交流中谈道:“站在领袖们曾经生活过的窑洞前,从简陋门窗中透出的精神光芒,仿佛穿越时空,直接照亮了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前行之路。时代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所肩负的具体使命与革命先辈们不同,但其中蕴含的‘为民奋斗、为国奉献’的信念内核却是一脉相承、永不过时的。特别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意志,这不仅是延安精神的精髓,更是我们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拓进取的宝贵传家宝。它提醒我们,无论物质条件如何改善,这种精神都不能丢,它是我们攻坚克难、实现梦想的底气所在。”延安精神不是尘封的历史标本,而是历久弥新、常学常新的宝贵财富,其核心价值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
身传星火微光赴远征,志在奋进征途谱华章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延安精神,如同矗立在历史长河与时代坐标交汇点上的永不熄灭的灯塔,穿透历史烟云,始终清晰而坚定地指引着一代代中国青年前进的方向。此次青马七班实践队的杨家岭之行,其意义远不止于一次简单的历史遗迹参观。它是一次对波澜壮阔革命历史的深情回望,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那块历久弥新、厚重如山的基石的自觉探寻与虔诚致敬,更是一次对伟大精神力量的主动传承与时代接续。
实践队员们触摸到的是坚实墙壁下所蕴藏的、支撑起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强大精神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党的生命线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要求我们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是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生机活力的重要法宝;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意志,更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宝贵品格,是应对一切风险挑战、创造美好未来的不竭动力。
通过身临其境的感悟与思考,青马七班实践队的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中,延安精神绝非仅仅属于过去。它依然是滋养我们初心、防止精神懈怠的源头活水;是淬炼我们灵魂、抵御各种诱惑的思想熔炉;是激励我们担当、克服艰难险阻的强大引擎。
“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传承延安精神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意味着要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为价值追求,将艰苦奋斗的作风外化为行动自觉,将实事求是的原则贯穿于学习实践,将坚定信念的品质熔铸于灵魂深处,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从中汲取“红色”养分,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擦亮忠诚底色,始终在大是大非面前守原则、在山重水复中有方向、在原则问题上不动摇,无论走向哪里、身在何处,都信念如磐、坚毅笃定。
窑洞的烛火虽已远去,但它所点燃的信仰火炬,必将在新一代青年的手中传递不息,照亮民族复兴的壮丽新程。延安精神,这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必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续奋斗中,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时代光芒!
 
通讯员:杨婧  贾淑晴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8-1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我院学子赴含山县开展实地调研活动
  • 为深入了解含山县实体经济的发展状况,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赴含山县实地经济调研实践团队秉持着严谨务实的态度,严格按照精心制定
  • 08-19 关注:0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