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彩云阳育支教队开展电的世界科普宣讲活动

  7月22日下午两点,在青岛辛安街道赵家岭社区,彩云阳育支教队携手江海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宣讲团推出“奇妙的电世界”科普活动。支教队员侯阳,赵粟媛,张诗昕让孩子们一步步揭开电的神秘面纱,度过充满惊喜的科学探索时光。

  “电是怎么让风扇转起来的?”“太阳能真的能变成电能吗?”带着这些疑问,青岛辛安街道赵家岭社区的孩子们走进了“奇妙的电世界”主题活动现场,探索电学奥秘。

  (宣讲员侯阳讲解电的知识 赵素媛摄)

  队员宣布活动将分为“认识电”“探索电的来源”“动手实验”“分享收获”四个部分,邀请大家一起开启“电的探秘之旅”。“大家摸摸身边的电器,电灯、电视……它们工作时都离不开同一个‘能量朋友’,它是谁呢?”“是电!”支教队员的提问和孩子们的回答让课堂气氛变得活泼,孩子们的注意力也集中了起来。

  (支教队员指导孩子完成小灯泡拼接 侯阳摄)

  活动中,孩子们带着“谁发现了电”的疑问观看了科普视频。富兰克林雷雨中放风筝的实验画面引发了他们的专注。视频结束后,老师提问,孩子们迅速回答:“是富兰克林!他用风筝引来了天上的电!”老师肯定了答案,并指出该实验标志着人类真正认识电的开端。

  谈及电的应用,孩子们积极列举生活中的电器实例,如洗衣机、空调、电灯、冰箱、微波炉等,真切感受到电在现代生活中的不可或缺。

  对于“电从哪里来”的疑问,老师介绍了水力、风力和太阳能三种环保发电方式,用“河流的力量、风的推力、太阳的光芒都能发电”的比喻,帮助孩子们理解发电原理。

  动手实验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老师演示手摇发电机点亮灯泡后,孩子们三人一组动手操作。通过分工合作摇动手柄,他们观察到灯泡随转速加快而变亮。老师解释原理为“线圈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电流”,孩子们在实践操作中直观感受了发电过程。

  (孩子们自己拼接小灯泡 赵素媛摄)

  活动尾声,孩子们通过绘画和文字表达学习成果,作品内容涵盖风力发电、节约用电倡议以及富兰克林实验等主题。分享环节气氛热烈。

  最后,老师强调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本次活动以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语言和参与性强的形式,将抽象的“电”知识具象化,有效传递了科学知识,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彩云阳育支教队
    发布时间:2025-08-19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