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记忆永不褪色,青春接力续写荣光
——华北电力大学经管系“戎光先锋”实践队寻访老兵尹金田的“读懂中国”之旅
英雄故土,狼牙山铸就的赤子初心
盛夏的狼牙山,层峦叠翠,英雄的气息弥漫山谷。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系“戎光先锋”实践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于7月15日专程探访了扎根于此的老兵——尹金田。
尹金田,这位狼牙山的儿子,他的生命轨迹与这座英雄之山紧密相连。“从小听着五壮士跳崖的故事长大,”78岁的尹老声音洪亮,眼神坚毅,“就在这山脚下,五壮士宁死不屈的精神,像种子一样种进了我心里。”1971年,15岁的他怀揣着对英雄的无限敬仰和对家国的赤诚,毅然报名参军,徒步百里奔赴征兵点,如愿成为狼牙山五壮士生前所在部队光荣的一员,开启了长达22载的军旅生涯。

(配图1:尹金田老班长向队员们讲述参军初心 陈金泽摄)
南疆烽烟,战火淬炼的忠诚勋章
1979年边境告急,时任副营长的尹金田率部奔赴南疆。"猫耳洞积水齐腰,枪管爬满蛆虫。从普通战士到班长、排长、连长,直至战火硝烟中肩负重任的副营长,尹金田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汗水与忠诚。他亲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炮火连天,作为指挥员身先士卒。“炮弹掀起的泥土像雨点一样砸下来,”尹老回忆道,语气平静却字字千钧,“那时候只有一个念头:守住阵地!人在阵地在!”他和战友们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所在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他本人和连长双双荣立二等战功。这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无数年轻战友的壮烈牺牲,是“英勇顽强、视死如归”英雄气概最真实的写照。
即使在和平时期,军人的考验从未停止。尹老向队员们讲述了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长途拉练磨破脚掌的坚持,国防施工中肩膀被石块磨破渗血的坚韧,抗洪抢险时以身躯筑成人墙阻挡洪魔的无畏。“军人,就是要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尹老的话语朴素有力,诠释了“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信念早已融入血脉。

(配图2:尹金田老班长向队员们展示军功章和证书 陈金泽摄)
文脉战场,法治中国的生动注脚
退伍,对尹金田而言,只是转换了“战场”。他将在部队养成的雷厉风行作风带到地方工作中。2013年某杂志质疑五壮士跳崖真实性,亵渎英烈,伤害民族情感。他拍案而起:"这是刨我们的精神祖坟!"研究会迅速行动,联合富有正义感的律师团队,毅然拿起法律武器,打响了一场捍卫英雄名誉、守护民族精神的“狼牙山保卫战”。法庭上他出示五壮士战友口述实录、日军作战日志等37件铁证。两年拉锯战后胜诉,最高法院将此案列为示范案例,其意义远超个案本身——它有力地廓清了历史迷雾,在全社会凝聚起“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的广泛共识,更直接推动了国家层面保护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进程。

(配图3:2014年,尹金田与几位战友建立了“狼牙山红色文化研究会”陈金泽摄)
知识武装,终身学习的中国榜样
为打好法律战,仅有初中文凭的尹金田40岁重拾课本。三年间,他每晚就着煤油灯苦读至凌晨:"法律条文比枪械说明书难啃百倍!"《民事诉讼法》笔记写满三大本,最终以平均87分成绩拿下大专文凭。他笑道:"当年用枪守国土,如今用笔卫英魂,都是打仗!"这份终身学习的执着,正是他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尚品德的生动体现。

(配图4:尹金田向实践队员讲述学历攻坚之路 陈金泽摄)
青春对话,读懂中国的精神密钥
实践活动的尾声,尹金田深情凝望着这群同为退役军人的大学生。“你们生逢盛世,国家强盛,生活幸福,这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他语重心长地说,“真正的珍惜,是把英雄前辈‘守规矩、肯吃苦、敢担当’的人生信条刻在心里,融入行动。”他鼓励大家要珍惜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要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要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尹老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信心。

(配图5:尹金田与实践队员合影留念,亲切寄语青年一代 陈金泽摄)
结语:从读懂到践行的青春誓言
狼牙山的群峰,巍然屹立,见证着历史的沧桑与精神的永恒。尹金田老班长用他的一生,从烽火硝烟到法治前沿,从为国征战到守护精神高地,生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坚守、什么是担当。他所捍卫的,不仅是五壮士的英名,更是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核心价值。
华北电力大学经管系“戎光先锋”实践队的队员们,触摸到了滚烫的历史,汲取了磅礴的力量。这力量,是穿越战火依然炽热的忠诚信仰,是面对诋毁挺身而出的浩然正气,是永不停歇的学习脚步,更是对青年一代的无限期许。这份力量,必将化作不熄的薪火,由新一代青年稳稳接过,在铭记历史中汲取智慧,在传承精神中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