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荧牧安康”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精准防控乡村动物疫病健康行动

          为了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依托山东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平台支撑,青岛农业大学荧牧安康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在曹志与南福龙两位老师的带领下,于暑期踏上胶东大地,先后深入山东烟台海阳尚美牧业、顺亿牧业及诸城尚生生猪养殖场开展实地调研与技术服务工作。团队聚焦当前生猪养殖产业中存在的疫病防控难、检测技术落后等核心痛点,将前沿高效的检测技术带到生产一线,旨在以专业科技服务助力畜牧产业提质增效,为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智慧与创新动力。
一、扎根养殖一线,剖析疫病防控难题
   志愿服务团走访烟台海阳、诸城等地多家养殖场,深入了解不同养殖模式的优缺点。放养模式虽能降低成本和提升肉质,但疫病防控难度大;圈养模式则面临规模化带来的疫病早发现困难等问题。团队通过实地调研,精准识别了当前生猪养殖产业在疫病防控方面的核心痛点,为后续技术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引入量子点快检技术,突破传统监测瓶颈

   针对传统抗体检测周期长、灵敏度低的问题,团队带来“量子点标记纳米抗体快检技术”,实现5分钟快速检测,灵敏度提升百倍。该技术现场演示后获得养殖户高度认可,有效解决了疫病监测滞后难题,为养殖场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健康管理工具。

三、科学优化防控方案,提升生物安全水平

  团队结合检测数据,为养殖场制定分群管理、药物预防和消毒流程优化方案。通过完善消毒通道、规范人员进出管理等措施,显著提升了养殖场的生物安全防控能力,降低了疫病传播风险,助力养殖场实现更科学、可持续的运营。
四、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长效服务机制
   团队与养殖企业建立了"技术指导+定期回访"的合作模式,通过建立微信交流群、线上技术指导平台等方式保持常态化联系。同时,团队将定期组织技术骨干回访,跟踪检测技术应用效果,收集养殖户反馈意见,持续优化服务内容。这种"不走的服务队"模式,真正实现了科技服务的常态化和长效化。
五、创新成果辐射推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
   在总结胶东地区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团队计划开展系列技术培训会。未来将以点带面,逐步将该模式推广至山东省其他养殖集中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服务样板。同时,团队还将对接更多科研资源,推动更多农业创新成果转化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来源:“荧牧安康”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团
    发布时间:2025-08-23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红色记忆耀八路,革命精神映桂林
  •     2025年暑期,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红色文化寻踪”实践队赴桂林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开展调研。队员们通过参观展陈、记录史料,重温
  • 08-23 关注:1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