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团队:以音乐为媒,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7月2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淮安市盱眙县古桑街道爱心暑托班,以“唱红·传承——《茉莉花》与何仿的故事”为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音乐文化宣讲活动。团队通过红歌学唱、故事讲述与互动问答,将《茉莉花》这首享誉世界的民歌背后的历史脉络与精神内核娓娓道来,让暑托班的孩子们在旋律与故事中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
红歌润童心:一场跨越时空的音乐思政课​​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学唱《茉莉花》经典片段,并播放了《保卫黄河》《红星歌》等耳熟能详的红歌。孩子们清亮的歌声与悠扬的旋律交织,现场气氛热烈非凡。

图为实践组员在进行宣讲 罗泽延供图

实践团队以《茉莉花》的全球传播为切入点,讲述了这首民歌从江苏民间小调走向世界舞台的历程——从1997年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的庄重奏响,到1965年万隆会议上的文化使者角色,孩子们听得入神,纷纷举手提问:“为什么一首中国民歌能被全世界记住?”团队成员借此引导孩子们思考文化自信的力量,让爱国情怀在童心中悄然生根。
故事里的精神密码:何仿生平与创作启示​​
宣讲活动的核心,是揭开《茉莉花》背后创作者何仿的传奇人生。团队成员罗泽延以“扎根人民、用音乐传递力量”为主线,生动还原了何仿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始终如一的创作初心。
在抗日战争时期,何仿冒着炮火深入民间,从老艺人处记录下《鲜花调》原始曲谱,并巧妙改编为传世之作《茉莉花》;解放战争期间,他创作的《民兵之歌》《反攻》等歌曲,成为激励军民斗志的精神武器;抗美援朝战场上,《慰问前方战士》的歌声伴随志愿军战士冲锋陷阵;改革开放后,他又以《将军骑马上雪山》等作品歌颂时代变迁,离休后仍笔耕不辍,撰写回忆录传承“大众剧团”文化薪火。

“为什么何仿能在战火中写出振奋人心的歌曲?”面对孩子们的提问,团队成员给出答案:“因为他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用音乐传递信仰。”互动环节中,孩子们稚嫩而真挚的回答令人动容——“因为他爱祖国!”“他想让战士们更勇敢!”“红色精神无需刻意灌输,真实的故事与真诚的表达,就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信仰的温度。”

传承有我:青年使命与未来展望​​
作为宣讲活动的主讲人,罗泽延在实践小结中写道:“这场活动不仅是对孩子们的教育,更是对我们青年一代的洗礼。”从前期史料梳理到现场互动设计,团队始终以“青少年视角”为出发点——将何仿的艺术改编与流行音乐案例类比,用“扎根人民”的核心精神串联历史与当下,让红色文化摆脱说教标签,以鲜活姿态走进童心。
活动中,孩子们对《茉莉花》国际影响力的惊叹、对何仿数十年创作热情的敬佩,印证了红色文化的永恒生命力。


图为实践组员与同学们的合照 罗泽延供图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青禾铁韵·星火传承”社会实践团队表示,此次宣讲是“行走的思政课”的一次生动实践。团队将持续深耕红色文化资源,以音乐、艺术等多元载体,打造更多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让革命精神与时代精神同频共振,让红色基因在传承中焕发新的光芒。正如何仿一生践行的信念——“艺术为人民”,团队亦将以青春之力,让文化的星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撰稿:罗泽延 图片:罗泽延)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8-25    阅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爱心暑托班:以奉献之光照亮孩童暑假
  • 今年暑假,作为师范生,我参与太湖街道东绛社区爱心暑托班志愿服务。期间,我排查安全隐患、伴学辅导作业与阅读,还创新设计趣味英语课
  • 08-25 关注:0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