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红色千里行志愿队走进小草义工兴郧路社区暑期爱心托管班,为40余名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以"踏草鞋足迹悟初心·承红色医魂育新苗"为主题,通过情景教学、实践体验、技能传授等多维度设计,让井冈山精神从历史书本中"活"起来,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信仰的种子。
草鞋里的革命:触摸历史的温度
“这双草鞋,是红军战士用稻草一针一线编织的,他们穿着它走过了井冈山的每一条山路。”志愿队员手持草鞋,深情讲述着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在“草鞋情深忆井冈”主题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精心制作的动画短片,生动还原了1928年井冈山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场景。当毛泽东同志“穿草鞋闯出中国革命路”的历史影像出现在屏幕上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图为志愿队员向孩子们展示红军草鞋制作工艺
在“一根灯芯的故事”情景剧中,队员们用生动的表演再现了毛泽东在微弱灯光下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场景。“只用一根灯芯,能看清字吗?”一位小朋友好奇地问道。志愿队员借此展开讨论,引导孩子们理解:艰苦奋斗不仅是物质的节约,更是一种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理想的精神力量。这种沉浸式的历史体验,让抽象的革命精神变得可触可感。
战火中的仁心:红色医魂的传承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红军战士用食盐为伤员消毒,用自己的生命守护战友。”在“战火中的生命之光”互动课堂上,志愿队员拿出模拟急救包,向孩子们讲解红军战地救护知识。当听到张子清师长让出最后一包食盐救治伤员而自己牺牲的故事时,许多孩子眼眶湿润。
图为孩子们学习基础急救技能
队员们还通过对比展示,将红军时期的草药止血与现代AI急救系统的发展串联起来,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医学技术的进步与红色基因的传承。在“红军餐里的医学智慧”环节,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粗粮的营养价值,将革命传统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巧妙结合。
童声里的信仰:红色基因的薪火相传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嘹亮的歌声从教室传出,这是“红歌里的党史”教学环节。志愿队员张政淇一边指挥,一边讲述《歌唱祖国》背后的故事,孩子们清澈的童声与志愿者的和声交织,奏响了一曲动人的信仰之歌。
在“我给红军写封信”活动中,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亲爱的红军叔叔,我会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要像你们一样勇敢。”这些充满童真的信件,将成为红色教育的珍贵素材。
图为小朋友认真书写对革命先辈的心里话
绿色生活:红色精神的新时代延伸
活动还创新性地将红色教育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在“红色引领绿色生活”环节,志愿者们通过“垃圾投投乐”互动游戏,教导孩子们垃圾分类知识。四色垃圾桶模型和趣味卡片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环保理念。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就像做人要清正廉洁。”在“廉心绘荷”课堂上,队员姜慧林一边指导孩子们画荷花,一边讲述井冈山时期“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故事。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廉洁,用色彩诠释对美德的向往。
文化传承:太极里的红色基因
“左手如抱球,右手慢慢推......”在户外场地上,志愿队员带领孩子们练习太极九式。他们解释道:“红军用草药强身,我们用太极健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一招一式间,传统文化与红色精神得到了完美融合。
图为孩子们学习传统太极拳
夕阳西下,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志愿队队长表示:"当青春遇见历史,当童真碰撞信仰,井冈山精神就获得了最生动的传承。我们不仅是在教授知识,更是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
这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教学,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为暑期托管生活增添了亮丽的红色风采,也为革命精神的代际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