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鹏城,改革浪潮奔腾不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在南粤大地的生动实践和辉煌成就,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研习南粤”2025年暑期教育实践活动的通知》精神要求,2025年8月21日,广东海洋大学“潮涌鹏城”青年红色循迹实践队于深圳特区这片改革热土上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海大学子以赤诚之心投身实践,在行走的课堂中聆听时代脉搏。
莲花山巅:缅怀伟人丰功伟绩,赓续改革开放精神血脉
实践队首站抵达莲花山公园。邓小平同志铜像的目光穿越市民广场,凝视着福田中心的壮丽天际线。四十年前,这里是稻浪翻滚的福田村;如今,已成为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见证。这座承载着特区记忆与改革精神的城市地标,犹如一部厚重的历史典籍,生动记录了这座城市从边陲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华丽蜕变。
实践队队员合影(叶俊聪 摄)
“1984年,邓小平同志首次视察深圳,为特区建设指明前进方向;1992年,他再次‘南巡’并发表重要谈话,吹响改革开放新号角。”在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广场,讲解员引领实践队成员重温改革开放重大历史节点。深圳的跨越式发展,凝聚着邓小平同志的高瞻远瞩和英明决策。他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深邃的战略智慧,冲破传统观念束缚,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新局面。实践队成员在邓小平同志铜像前深切感悟“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重要论断,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一脉相承。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深圳始终是检验理论创新的重要实践场。
队员陈敏君在研学笔记中写道: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回望,深圳的崛起充分印证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这一历史结论。
实践队队员陈敏君在铜像前领学(李子悦 摄)
手植树下:在“绿美实践”中深刻领会“国之大者”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
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三次来到深圳,第一站便是莲花山。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期间亲手栽植了一株高山榕。实践队全体成员怀着崇敬之情在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栽种的树木前驻足。这一株高山榕,如今已茁壮成长、绿树成荫。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播撒下这粒希望的种子,为广东改革发展事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历经十年风雨洗礼,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栽植的高山榕(陈思曼 摄)
在对话中,我们深刻理解了“经济特区”的时代内涵
带着对深圳改革开放“变迁”的深入思考,实践队队员走进市民中心,开展民生温度调研活动,随机采访市民群众,倾听他们讲述与这座城市的故事。
队员与市民张女士对话(李萍 摄)
“2012年我来深圳时,就觉得深圳发展得很好。”一位来自南京现定居深圳的张女士接受访谈时说。当被问及定居深圳的原因时,她笑着回答,可能是因为“深圳速度”,深圳生活节奏很快,适合年轻人发展,深圳这些年发展更快了,生活更便捷了。
宏大的时代叙事,正是藏在每个人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队员与市民的对话故事中得到生动体现。
此次实践,不仅让海大学子感受到深圳作为广东改革开放排头兵的辉煌成就,更明确了肩负的历史使命。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实践收获转化为学习动力,努力提升专业素养,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投身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新时代青年要接过这面旗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勇当先锋。”
(通讯员 莫春艳 叶俊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