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医者仁心进社区,急救星火照万家——湖北医药学院万众“医“心实践队赴公园做急救科普

    来源:湖北医药学院万众“医”心暑期社会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9-07    阅读:

    傍晚的十堰市张湾区人民公园,晚风习习,人群熙攘。在公园一角,一群身着统一服装的湖北医药学院学子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万众“医”心暑期社会实践队的队员。2025年6月28日,他们化身“急救导师”,将关乎生命的“必修课”——心肺复苏(CPR)公益培训,带到市民身边,用专业与热忱点亮了公园的黄昏。

  图为实践队员余元元讲解CPR的流程

模拟场景,知识“动”起来

    “注意!发现有人倒地,首要原则:环境安全!”实践队员余元元的声音清晰有力,她面前的人体半身模型瞬间成为焦点。队员们默契配合,教学用具迅速就位。队长则化繁为简,将原本复杂的急救流程拆解为“判断意识—紧急呼救—有力按压—人工呼吸”四个清晰步骤。为了让市民精准掌握按压频率,队员们采用了医学上“1001、1002”的四字计数法,引导大家同步练习。

  图为实践队员张宇恒讲解示范人工呼吸

精准施教,需求“分”出来

    面对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市民,实践队“因材施教”。年轻人被引导体验标准按压的深度(5-6厘米);老年朋友则学习更易掌握的简化版流程;带着孩子的家庭,在队员们的鼓励和指导下,亲子共同参与学习。为了保障实操安全,队员们还贴心地准备了洁净纱布等用品,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安心、有效地进行体验。

  图为市民各自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练习CPR

专业“译”生活,知识“活”起来

    这支队伍的核心力量,源自湖北医药学院“曙光”紧急医学救援志愿服务队的专业训练。他们不仅熟记“胸外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的标准口诀,更肩负着“翻译官”的使命——将生涩的医学术语转化为生活语言。“想象心脏像一台停摆的闹钟,我们的按压,就是在为它重新‘上紧发条’!”生动的比喻,瞬间拉近了专业急救与普通市民的距离,让知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全家上阵,守护“种”心间

    暑期让公园多了许多家庭的身影。小学生浩浩在队员指导下,有模有样地完成了一轮规范按压,一旁的妈妈用手机记录下这珍贵一刻,感慨道:“今天全家一起学了救命的本领,太有意义了!感谢这些大学生!”队长郑思远道出了团队的心声:“我们希望通过一次次规范的示范和讲解,打破人们‘不敢救、不会救’的心理壁垒,让更多人成为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的生命守护者。”

  图为实践队员在人民公园合影留念

    活动结束时,夕阳的余晖洒在收拾教具的队员身上,而公园里,仍不时传来市民练习按压的节奏声。这声音,与公园的日常喧嚣交织,谱写了一曲全民学习守护生命技能的动人乐章。市民们意犹未尽,纷纷询问下次活动时间——这堂公园里的“生命课堂”,已然在人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