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初的岭南大地,荔枝红缀满枝头,果农们却为销路愁眉不展。为破解粤桂荔枝主产区滞销难题,由10名高校学子组成的“荔”影扶疏助农团队于2024年7月4日至9日完成前期系统筹备。团队最终选定广东高州、电白及广西钦州三大核心产区,围绕“生产——流通——销售”全产业链条,构建起融合多学科视角的调研框架,为深入田间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图为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麻岗镇松柏抗村
在六天密集筹备中,团队完成三大核心任务。通过文献分析与专家咨询,团队开发出含42项指标的果农访谈清单、冷链物流跟踪表及消费者决策问卷,并搭建云端数据库实现实时数据协同。同时,团队与两地4家政府单位、合作社建立联络机制,获取近三年产销数据。在预调研中,队员于高州根子镇发现“采摘成本占比过高”的痛点,果农吴叔指着挂满枝头的荔枝叹息:“请人摘果每斤要1块钱,批发价才1块8,摘得越多亏得越狠。”
图为团队成员通过线上会议进行探讨
随着7月10日全员进驻产区,这支携带物流监测终端、直播推流装备的队伍,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产业诊断实践。“我们不仅是调研者,更是解决方案的共创者。”负责人在出征仪式上表示。团队指导教师强调,此次行动是青年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诠释。
团队:广西师范大学“荔”影扶疏队
文: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 黄琳琳 许诗茵
图: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 黄琳琳
指导老师: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药学学院 何旭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