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北京科技大学“萌芽育健·荧晚”科普实践团一行抵达山东省枣庄市大坞镇凫山快乐成长营,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以“拒绝性别刻板印象,拥抱多元成长可能”为主题的性教育科普活动。自2021年扎根落地以来,凫山快乐成长营始终为留守儿童撑起成长的晴空,而此次实践团的到来,为这片守护之地再添一束温暖而坚定的光炬。
“农村环境相对保守,祖辈们对性知识往往难以启齿,老师们也因非专业出身,担心讲解不到位或引发误解。”凫山快乐成长营刘开政校长在与实践团交流时,坦诚指出了农村性教育的现实困境。他提到,营中多数孩子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成长营的核心使命便是弥补家庭陪伴与教育的缺口,而性教育作为护航成长的重要一环,其缺失始终是孩子们成长路上的隐忧。
刘校长的坦诚让实践团更加明确了此行的意义。“这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更是对孩子们成长需求的回应。”实践团成员表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性教育需求往往被忽视,而成长营的坚守与期待,让团队深感责任重大。

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以通俗语言、生动图片与趣味动画相结合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解了身体认知与自我保护的核心知识,引导他们建立对生命与身体的基本尊重。为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团队特别设计“职业比划猜”互动游戏,让孩子们轮流扮演“警察”“护士”“科学家”等易被贴上性别标签的职业。在欢笑与互动中,孩子们逐渐意识到“职业无性别”,每个人都能凭热爱选择方向。
“看到孩子们从羞涩到主动参与,眼神里的好奇与认同越来越亮,我真切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实践团成员李同学说,“当一个小女孩大声说‘我以后要当消防员’时,我知道,刻板印象的坚冰正在慢慢融化。”

“起初担心孩子们难以接受,没想到他们的纯真与渴望远超预期。”实践团同学分享道,“有个孩子课后偷偷问我‘男生也能当幼儿园老师吗’,那一刻我明白,我们播下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让他们敢于想象未来的勇气。”
另一位成员则感慨于成长营的坚守:“刘校长和老师们用日复一日的陪伴,为孩子们筑起了温暖的港湾。我们带来的或许只是短暂的光亮,但希望这束光能让他们知道,成长路上有很多人在守护他们,也有很多可能在等待他们。”
活动尾声,实践团向凫山快乐成长营捐赠了自主设计的原创文创产品。团队表示,将持续完善科普内容,结合农村儿童特点设计更具针对性的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让性教育知识持续传递。

“性教育的星火虽微,终将照亮成长迷途。”正如实践团所言,此次凫山快乐成长营之行只是起点。未来,“萌芽育健·荧晚”实践团将继续步履不停,让自知与尊重的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扎根,化作他们生命中最坚实的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