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青年学子的家国情怀,厚植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国家安全与军事安全意识,“强军铸安·青春守卫者”社会实践队近日前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居安思危”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活动。此次参观让队员们在近距离感受那段沉痛历史的同时,深刻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铁律,进一步坚定了投身强国强军事业的责任与使命。
沉痛记忆,民族之殇。当步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肃穆的广场、灰白的雕塑与“遇难三十万同胞”的沉重碑文。纪念馆内陈列的一件件血迹斑斑的史料、一幅幅惨不忍睹的照片、一段段倖存者的证言,直击心灵深处。那段历史让实践队员们深切感受到,1937年冬天的南京,曾经发生过怎样惨无人道的屠杀。那是无法抹去的民族创伤,是中华儿女永远不能忘却的悲痛记忆。
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不时驻足凝视,眼神中充满沉重与哀思。大家纷纷表示,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警醒后人:落后必然挨打,弱国必然受欺。唯有自强不息,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红色教育,精神洗礼。纪念馆不仅是一部凝固的史书,更是一堂震撼人心的红色教育课。透过展陈,队员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之际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看到了无数仁人志士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丽篇章。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艰苦抗争,才换来了民族的解放与国家的独立。
在一段段鲜活的历史影像与事迹前,队员们深刻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感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红色教育不仅是历史的回望,更是精神的赓续。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继承先烈遗志,把对历史的记忆转化为奋进的动力,把对祖国的热爱转化为报国的行动。
国家安全,军事为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南京大屠杀的惨痛历史警醒人们,国家安全是民族独立与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而军事安全则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没有强大的国防,就无法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实践队员们在交流中一致认为,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安全挑战层出不穷,作为青年学子,更应树立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特别是要深刻认识到军事安全的重要性,理解强军兴军的必要性。只有人民军队不断强大,才能真正筑牢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青春担当,砥砺前行。此次参观学习,让“强军铸安·青春守卫者”实践队员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和思想教育。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将铭记历史与担当使命紧密结合,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到实际行动中。无论是投身科研创新、扎根基层服务,还是关注国防建设、学习军事知识,都要在青春奋斗中展现青年人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国之殇不可忘,国之责在于行。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参观,不仅是一段历史的回望,更是一份责任的传承。新时代青年唯有在铭记中奋进,在缅怀中自强,才能真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在新征程上,“强军铸安·青春守卫者”必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昂扬的姿态,守护历史记忆,筑牢国家安全,助力强军梦想,让青春在报效祖国、建设家园的火热实践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