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我报名参加了2025年暑假全国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来到浙江省诸暨市姚江镇姚公埠村村委会,充当志愿者的身份,进行政务实践,旨在深入基层,了解农村治理的实际情况,提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在实践第一天,村干部为我开展了文件整理与电脑登记的系统培训,从纸质文件的书写规范到电子登记的操作标准,我在细致讲解中快速掌握了基础要领。次日再到办事大厅时,我独立承担起多项基层事务的实践:首先,协助村干部系统梳理党员档案与群众档案。这项工作涉及仔细核对信息、更新资料、补齐归档要件,我学习并实践了对档案材料的规范化管理流程,理解档案作为基层治理基础信息的重要性。其次,承担起民生事项的登记职责:我认真负责地为村民录入低保申请信息,确保关键数据的准确无误,并在村干部指导下,准确登记村民的宅基地权属信息,学习了土地管理的基础知识。同时,我有机会直接参与到重要契约的制作中——严谨填写土地征收合同的关键内容,这对我的责任心和细致程度提出了很高要求。最后,我将纸质社保信息逐一核对、录入电脑系统。这项工作虽然繁琐,却是推动村级治理数字化、保障村民社保权益的基础环节。在多方面的实践过程中,多亏村干部的手把手指导,我不仅掌握了查阅资料的基本方法,更深刻体会到每项具体工作背后的政策要求和为民服务的意义,也对规范填写各类表格有了切身的认识。

虽然政务工作繁琐,基层工作者时常需要去线下核查,但这更体现了基层工作者始终保有实事求是、尽心尽力为民服务的态度。在填写土地延包情况汇总表时,我需要查阅非常多的资料,如全村户籍资料、土地承包资料。虽然这个过程是枯燥乏味的,但我认识到村干部亦是任劳任怨为村民服务,秉承让村民“最多跑一次”的准则,尽自己所能为奉献社会,担当起党员的义务,我自己也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惧困难麻烦,磨砺出吃苦耐劳的意志,为今后奉献社会做准备。

我利用这次宝贵的机会,掌握了文件整理与公文校核、调查研究和报告撰写的技能,认真完成村干部们分配给我的工作。我将所学知识与农村发展相结合,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我在这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收获颇丰,我学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到了普通群众们的困难和需求,更磨练出不惧困难麻烦,磨砺吃苦耐劳的意志,坚定了服务社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