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南航 “青衿暖夕,助老先锋” 实践团暑期开展助老服务 惠及超 200 人次

南航 “青衿暖夕,助老先锋” 实践团暑期开展助老服务 惠及超 200 人次
今年暑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青衿暖夕,助老先锋” 实践团走进南京祖堂社区、建康新村社区、墨香山庄社区等多地,开展系列助老实践活动,服务民众超 200 人次,为社区老人送去健康关怀与文化体验。
祖堂社区:临时体检点搭建,守护老人健康
7 月 9 日清晨,祖堂社区的文明实践点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青衿暖夕,助老先锋” 实践团的成员们与社区工作人员便开始忙碌起来。他们分工协作,有的搬运血压仪、血糖仪等体检设备,有的摆放桌椅、拉起指示横幅,动作麻利,很快就将临时体检点搭建完成。
没过多久,就有老人陆续从社区各处赶来。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老人们有序地排起队,等待体检。队伍中,既有头发花白、拄着拐杖的高龄老人,也有步伐相对稳健的中老年居民。
实践团成员们早已做好准备,分工明确地投入到体检工作中。负责血压测量的成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先仔细为老人绑好袖带,确保位置准确,然后紧盯血压仪屏幕,看着上面跳动的数字,待数值稳定后,迅速记录下收缩压、舒张压等数据。每为一位老人测完血压,成员都会轻声告知老人测量结果,并询问老人近期是否有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
专注于血糖检测的成员,动作同样熟练。他们先用酒精棉片仔细消毒老人的指尖,然后快速采血,将血样放入试纸,再把试纸插入血糖仪。不一会儿,血糖仪屏幕上就显示出准确的血糖数值。成员们认真查看数值,若发现数据异常,会立即在体检表上用红笔进行标注,并耐心地向老人说明后续需要关注的健康要点,“阿姨,您的血糖有点偏高,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少吃甜食和油腻的食物,还要保持规律的作息。”“叔叔,您的血糖挺正常的,继续保持哦。”
针对社区内行动不便的老人,实践团提前通过社区居委会梳理出了一份名单。7 月 9 日至 10 日,实践团成员们分成几个小组,携带清凉包和体检仪器,挨家挨户上门服务。
在行动不便的老村长家,成员小心地为其测量血压,另一位成员则陪着村长的妻子聊天,“奶奶,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啊?天气热,您要多注意防暑。” 测量完毕,成员将体检结果详细告知村长,还反复提醒他要按时监测身体。离开时,奶奶一直把成员们送到门口,不停地说着 “谢谢你们,常来啊”。
建康新村社区:漆扇制作,感受非遗魅力
8 月 25 日上午,建康新村社区的活动室里热闹非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青衿暖夕,助老先锋” 实践团在此开展 “指尖生花,扇韵流芳” 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站在台前,向围站在四周的居民介绍漆扇的历史渊源。“漆扇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经过漫长的发展,其制作工艺也不断完善……” 志愿者的讲解清晰而生动,居民们听得十分专注,眼睛紧紧盯着志愿者,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随后,志愿者现场演示调漆过程。他拿出几种不同颜色的漆料,向大家展示,然后取来一个水盆,开始将不同颜色的漆料按比例滴入。“调漆的比例很关键,不同的比例会调出不同的颜色效果。” 志愿者一边操作,一边向居民们讲解。居民们不时就漆扇制作的细节向志愿者提问,“志愿者,调漆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呀?”“漆扇做好后,要多久才能干呢?” 志愿者都一一耐心解答。
演示结束后,居民们纷纷走到摆放着漆扇制作材料的桌子旁,拿起工具,开始动手尝试制作漆扇。一位奶奶拿起一把空白的漆扇,小心翼翼地将其放入装有彩色漆料的容器中,随着漆扇的转动,水面上的颜料逐渐附着在扇面上,形成了一幅独特的图案。旁边爷爷则混合了多种颜色的漆料,准备创作一幅更复杂、更有创意的画面。
制作过程中,居民们相互交流心得,分享各自的创意。“你看我这个颜色搭配怎么样?”“我觉得这样转动扇面,图案会更好看。” 现场氛围十分活跃,大家都沉浸在漆扇制作的乐趣中。
墨香山庄社区:竹编扇手工制作,传承传统工艺
此外,8月26日上午,实践团还在墨香山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 “青竹绕指・扇载暖光 —— 竹编扇非遗工艺介绍与手工制作活动”。
活动当天,社区活动室里,老人们早早地就来到了现场,坐在椅子上,满怀期待地等待活动开始。
志愿者首先走上前,向老人们介绍竹编扇的悠久历史。“竹编扇在古代是文人雅士喜爱的风雅之物,后来逐渐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大家常用的实用工艺品……” 志愿者通过大屏幕展示出一幅幅竹编扇的历史图片,老人们看着图片,听着讲解,不时发出赞叹声。
接着,志愿者详细讲解了竹编扇复杂而精细的制作工艺,“制作竹编扇,首先要选好竹子,然后对竹子进行处理,去除外皮、烘干等,之后才能进行编织、成型……” 从竹子的选材、处理,到编织、成型,每一个步骤,志愿者都讲解得清晰明了。
讲解结束后,志愿者开始演示竹编扇的制作步骤。他拿起多根竹条,先用工具进行打磨塑形,让竹条变得光滑顺手,然后将处理好的竹条拼接起来以做成扇面,再进行最后的装饰点缀。志愿者的动作缓慢而细致,方便老人们看清每一个环节。老人们看得十分专注,有的还拿出手机,把志愿者的演示过程拍下来,方便后续自己制作时查看。
随后,老人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制作。有的奶奶戴着老花镜,仔细地打磨着手中的竹条,力求让其更加光滑顺手;有的则小心翼翼地将扇面与扇柄固定,不时调整位置,确保扇面平整美观。
制作过程中,遇到难题时,老人们就互相交流、出谋划策。“老张,你看我这个竹条怎么固定不上啊?”“李阿姨,你试试调整一下角度。” 志愿者们也穿梭在老人中间,耐心地提供帮助,“奶奶,您这个竹条的接口处需要再处理一下,这样会更牢固。” 现场秩序井然,氛围融洽,不时传来老人们的欢笑声。
 
这个暑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青衿暖夕,助老先锋” 实践团的一系列助老活动,不仅为社区老人送去了健康关怀,让老人们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也让老人们在动手制作漆扇、竹编扇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丰富了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青衿暖夕,助老先锋” 实践团队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
社会实践总结推荐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社会实践总结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