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新闻网,大学生新闻发布平台
大学生新闻网

从历史场景到乡村振兴的空间再造: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三叶草”社会实践团走进于都县段屋乡围上村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三叶草”社会实践团走进于都县段屋乡围上村:从历史场景到乡村振兴的空间再造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三叶草”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4日走进于都县段屋乡围上村。团队以设计赋能红色文化为切入点,在历史场景与现代创新的交融中,探寻红色资源活化利用的新路径。

  场景复原:让革命旧址“开口说话”

  团队首站来到红一军团排长以上干部会议旧址——刘氏宗祠。这座承载着长征历史记忆的建筑,经专业设计团队修缮与场景复原,重现了1934年红一军团部署战略转移的历史画面。通过对会议桌椅、历史照片、旧物陈列的精心布局,结合声光电技术的巧妙运用,旧址摇身变为沉浸式红色课堂。团队成员置身其中,仿佛穿越时空,与革命先辈对话,深刻感悟长征精神的伟大力量。这种场景化设计,让尘封的历史变得鲜活生动,成为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载体创新:让红色教育“沉浸式”开展

  在围上村村史馆,“三叶草”团队参与了“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活动。馆内采用“实物展陈+多媒体互动+场景还原”的创新设计理念,系统串联起红一军团驻扎历史与乡村振兴历程。在郎雨星同学的领读下,团队成员面向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声光电融合的设计强化了仪式感,让党性教育从“静态观看”变为“动态参与”。新建的“红军哨卡”“长征驿站”等设施,同样以场景化设计再现军民鱼水情,让红色教育更具感染力与代入感。

  业态融合:让红色资源“活”在当下

  团队还深入考察了围上村“红色+”文旅融合实践成果。5公里红军步道串联起铜锣湾红色遗址与寒信古村,通过标识系统设计强化红色叙事;富硒稻田与研学基地相邻,“田园风光+红色研学”的空间布局,展现了“红色文旅+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这些设计既保留了红色底蕴,又融入生态与产业元素,让团队看到红色文化如何通过创意设计转化为发展动能。围上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更是为红色资源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范例。

  “三叶草”社会实践团队在围上村见证了红色历史场景向现代乡村振兴空间的创造性转化。从革命旧址的活化利用到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设计赋能让红色基因焕发新生。未来,团队将把实践所学转化为创新动力,以专业技能为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助力更多红色资源实现从历史印记到发展动能的华丽转身。

  文/管凌云 袁子涵

  摄影/刘加鑫 施恩 曹腕欣 易惺惺

    作者:大学生新闻网    来源:大学生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5-07-0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