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究淮南市八公山乡村豆腐产业的发展现状,剖析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路径,引导社会聚焦豆腐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一关键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合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合启淮章”团队于2025年6月29日前往奔赴淮南市寿县八公山乡,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学习调研之旅。团队成员们先后走进中国豆腐村、豆腐主题文化园、淮南王刘安墓以及珍珠泉等地,全方位、沉浸式地探寻豆腐文化的根源与魅力。
八公山下豆腐村,文化传承绽光华
近年来,寿县依托八公山豆腐这一特色品牌的历史文化价值,凭借其豆腐发祥地的独特优势,持续发力,全力推进豆腐文化街的环境升级与改造,以优美的乡村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为文旅发展开辟新径,为当地群众持续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当“合启淮章”团队成员们踏入八公山中国豆腐村的那一刻,仿佛瞬间穿越时空,置身于一个兼具历史韵味与文化气息的世外桃源。古色古香的村落建筑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仿佛在诉说着自汉代而至今,绵延千余年的故事与传说。漫步村中,豆腐文化元素无处不在,从街口的雕塑,到墙上的彩绘,无不彰显着当地豆腐文化历经岁月沉淀后的深厚底蕴与传承脉络。在这里,豆腐早已超越了作为食物的存在,它深深地融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成为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更承载着华夏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团队成员们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互动中,深切感受到了他们对豆腐文化那份质朴而坚定的坚守,以及源自内心的深深热爱。这份热爱如同一簇火种,也在潜移默化中点燃了团队成员们传承与发扬豆腐文化的热望。


文化园中探古今,豆腐技艺永流芳
随后,团队成员来到豆腐主题文化园。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一场关于豆腐文化的千年画卷就此展开。从刘安炼丹误发明豆腐的古老传说,到豆腐制作技艺在历史长河中的演进,成员们穿梭于千年时光,窥见豆腐文化不断发扬的蜕变。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聆听了引人入胜的故事,还目睹了传统工艺的精妙,更体悟到豆腐在中国文化版图中的重要性。而当他们走进互动体验区,亲手磨豆浆、点豆腐,看着白嫩的豆腐渐渐成型,内心对豆腐文化的热爱也在这一瞬间被点燃。


刘安墓前溯根源,珍珠泉畔护遗珍
下午,带着心中这份热忱,团队踏上了前往淮南王刘安墓与珍珠泉的文化寻根之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刘安,这位豆腐文化的奠基人,其墓地仿若一部无言的史书,承载着豆腐文化的深厚根基。队员们怀着深深敬意来到这里,仿佛跨越时空,与这位伟大的先贤展开了一场静默的对话,在这无声的交流中,感受豆腐文化传承的神圣使命,决心将这份古老的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让豆腐文化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华。
移步珍珠泉,这里的泉水清澈见底,甘甜如饴,作为淮南豆腐的“灵魂”,其优良的水质赋予了淮南豆腐独特的口感。相传,刘安当年正是用珍珠泉的泉水制作出了第一块豆腐。看着眼前泉水涌动,如一颗颗饱满剔透的珍珠,团队成员们对豆腐制作工艺有了更为细腻的认知,也让他们领悟到,传承豆腐文化,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与之紧密相连的自然资源。要推动豆腐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必须守护好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从源头上保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此次实地调研活动,“合启淮章”团队成员收获满满。他们认识到,豆腐产业犹如一座蕴藏无尽宝藏的文化富矿,既传承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豆腐产业可通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持续打造特色品牌、开发文旅融合项目等多种途径实现转型升级,成为乡村经济发展、文旅繁荣的强大引擎。展望未来,“合启淮章”团队将持续聚焦豆腐产业的发展动态,扎根乡村基层,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将个人理想信念融入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以奋斗之姿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以担当之责为文化传承添砖加瓦。
通讯员:韩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