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下午,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漆扇凝红韵,艺笔绘党徽”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湖北省京山市烈士公园广场,以传统漆扇工艺为纽带,通过沉浸式创作与展示活动,让红色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悄然绽放,让非遗技艺与革命精神在广场的暖阳下交相辉映。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做展漆扇前的准备工作。夏伟供图
活动伊始,团队在广场一隅搭建起临时展示区,数十把精美漆扇整齐陈列,扇面上“井冈山精神”“延安魂”等红色主题图案与传统云纹、花卉纹样相得益彰,吸引了过往市民与小朋友的驻足。团队成员化身“非遗讲解员”,向围观的孩子们讲述漆扇背后的故事:从生漆的采集到扇骨的打磨,从颜料的调配到图案的绘制,每一道工序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而扇面上那抹鲜亮的红色,则象征着革命先辈用热血染就的信仰底色。
图为团队成员手持毛笔为孩子们书写其喜爱的内容。夏伟供图
创作体验区里,团队成员早已备好空白扇面、天然漆料与画笔。“大家看,这红色颜料像不像红军战士冲锋时扬起的红旗?”一位队员边示范边讲解,将漆料的调配与长征路上的艰辛故事相结合。孩子们听得入神,随后在队员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蘸取漆料,在扇面上勾勒党徽、描绘五角星,或是写下“爱国”“奋斗”等字样。当小小的手掌握着毛笔,在扇面晕染出第一抹红色时,队员们便顺势讲述相关的革命历史,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触摸历史的温度。
图为孩子们围聚,专注看着摊布上的漆扇。夏伟供图
展示区的漆扇作品不断丰富,既有队员们精心创作的“红色主题系列”,也有孩子们刚完成的稚嫩作品。过往市民纷纷拿出手机拍照,不少家长驻足良久,感慨“这样的活动让孩子既懂了手艺,又学了历史”。
图为团队成员给孩子们介绍漆扇制作过程。夏伟供图
夜晚,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举着自己的漆扇作品,在展示区前合影,一张张笑脸与扇面的红色相映成趣。团队成员将孩子们的作品与精心准备的漆扇文创一同陈列,让广场成为传播红色文化与非遗技艺的露天展厅。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合影留念。夏伟供图
此次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漆扇成为连接非遗与红色文化的桥梁,既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也让红色精神以更鲜活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师生们表示,将继续探索非遗与红色教育结合的新路径,让文化传承在实践中焕发持久生命力。